ID: 23070814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单元测试(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28399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测试,单元,理论,分子,第一章
  • cover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A. B. C. D. 2.对于一定质量的实际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体积增大时,内能一定减小 B.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内能可能不变 C.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流动的空气一定比静态时内能大 3.关于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引力为零,只存在斥力 B.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斥力为零,只存在引力 C.固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分子间引力、斥力均为零 D.固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4.氧气分子在和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 C.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时的情形 D.与时相比,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5.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地面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估算得(  ) A.地球大气层空气的总重力为 B.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 C.每个空气分子所占空间为 D.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 6.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为斥力,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将乙分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其移动到d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c过程中,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 B.在c点处,乙分子的速度最大 C.在c点处,乙分子的加速度最大 D.从b到c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逐渐增大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闭在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各速率区间分子数占分子总数比例随速率v分布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气体体积不变,则温度T2时气体分子撞到器壁单位面积上平均作用力比T1时小 B.温度T1时气体压强一定比温度T2时气体压强小些 C.图中热力学温度T1T2 二、多选题 8.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C.铁块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在挤压铁块时,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也随之增大 9.每年的立春时节,大地开始复苏,地上的雪开始慢慢融化成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再逐渐蒸发成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一定质量的雪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其内能增大 C.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势能不变 D.水蒸发成同质量的水蒸气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内能的增量 10.建设大桥的过程中需要将重达千余吨的钢梁用钢索从水中吊起,为了探究在吊起钢梁过程中钢索的拉力变化,某研究小组做了模拟实验:在始终保持钢板水平的情况下,将钢板用轻绳从水下缓慢吊起,如图甲所示。在该过程中细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板在水面以下时的浮力约为2.0N B.在吊起钢板的过程中,钢板所受的拉力始终大于钢板的重力 C.图乙中拉力F最大能到38.5N的原因是浮力消失 D.图乙中拉力F最大能到38.5N的原因是水分子与钢板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三、实验题 11.(1)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如图所示,理想的油膜形状非常接近圆形,下列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