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75099

第3单元 第三节 第二课《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教案【川教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876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节,第二,单元,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教案,教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3 第三节 第二课《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教学设计 课题 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 单元 第3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能够对人工智能技术潜力和风险的认识,使他们能够理解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计算思维: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例如在学习和研究中使用AI辅助决策。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例如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编程学习或使用AI工具进行创意写作。 信息社会责任:能够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 教学重点 一、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二、能够理解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单元3 第三节 第二课《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学习目标1.畅想语言大模型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2.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能正确使用人工智能。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语言大模型在不同领域的潜在应用,例如教育、医疗、金融、娱乐等。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领域,详细讨论语言大模型可以如何改善或创新该领域的工作方式。 激发创新思维:通过畅想语言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 讲授新课 一、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科学家们在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同时,也抱有警惕与忧虑。播放视频发展人工智能系统,必须考虑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人工智能在自动化、图形图像等领域的发展已经引发了一些安全性问题。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上涌现出各种仿冒的照片、视频等数据,Deep fake(深度伪照)技术,让诈骗行为变得更难鉴别。Deep fake诈骗寻找真实视频使用 AI 替换声音使用 AI 同步口型2024年,诈骗分子利用Deepfake 技术,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了某公司的视频资料,伪造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形象和声音,在网络会议中骗取到该公司财务人员的信任,最终财务人员将2亿港元转账给了骗子。诈骗分子制作伪冒视频,造成多人参与视频会议的假象,其实会议中只有财务人员是真实人物,他没有对这个会议产生怀疑,所以上当。了解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尽可能安全地使用工具,并意识到任何技术都可能存在缺陷。思考活动二一辆由 A公司精心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正搭载乘客B平稳驶向既定目的地。在遭遇突发紧急状况时,为全力保护乘客B的安全,该汽车迅速而智能地偏离了预设的行驶路线。然而,这一紧急避险措施却不幸导致路人C与D的意外受伤。你认为事故中的责任该如何认定:你这样认为的原因是:在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时,必须考虑到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保护。我国也在逐步规范对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2024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思考活动三我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其潜在的风险,并学会负责任地使用这些工具,成为数字时代的合格公民。请和同学讨论:1.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更多地带来正面影响 2.查询资料,看看目前科学家们为避免人工智能潜在的危险,已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3.你的思考与建议:二、单元小结1、知识小结单元学习评价三、课堂练习请完成以下课堂练习题目:1、Deepfake 技术主要带来的安全挑战是( )A. 隐私泄露 B. 深度伪照诈骗C. 网络卡顿 D. 数据丢失2、自动驾驶汽车在紧急避险时伤害路人的责任认定中,可能涉及的责任方不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