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77509

5.2土壤的形成课件(2课时)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28837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必修,地理,高中,2019,学年
    (课件网)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第一课时 流将硒元素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山间盆地,最终形成了富硒土壤。这种独特的土壤寻乌位于赣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与九连山余脉相交处,这里群山拱卫,古代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然而,在寻乌的群山中,却隐藏着许多造型奇特的古民居。一些规模较大的古民居,还建有密布箭孔的碉楼。那么,人们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定居,并修建了这些有如城堡的建筑呢?原来,在寻乌的山脉中,分布着富含硒元素的岩石,山中溪,再加上良好的气候资源,使得当地出产的农产品不仅产量较高,而且品质优良。适宜耕种的自然条件,在农耕时代吸引了一批批山外的百姓,他们纷纷迁移至此。他们耕田种地,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家族的集聚,也为了防备旧时的匪患,这些迁入的居民,才修建了一座座防卫森严的巨型围屋。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1.想一想,吸引人们选择在寻乌的群山之中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土壤富硒,在此种植农产品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2.寻乌富硒土壤是怎样形成的?议一议,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山中溪流将硒元素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山间盆地,最终形成了富硒土壤。岩石、气候、地形、生物、时间...... 一、土壤的概念 岩石圈 生物圈 水圈 大气圈 土壤矿物质 45% 土壤有机质 5% 水分 20%~30% 空气 20%~30% (肥力的重要指标) 思考:什么样的土壤比例组成最适于植物生长? 土壤孔隙占50% 土壤固体 占50% (物质基础) 一、土壤 1.概念: 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作用: 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二、观察土壤 东北黑土地 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 土壤剖面 1、土壤颜色 东北黑土 厚度为三十至一百厘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 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黑土、红壤等。 1.土壤颜色 云南红土 由碳酸盐类或含其他富铁铝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 1、土壤颜色 以风力搬运的沉积物 陕西黄土 1、土壤颜色 四川紫土 亚热带地区由富含碳酸钙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上的初育土 2、土壤质地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粒径大小可以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按照质地可以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石砾 砂粒 粉粒 黏粒 2、土壤质地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粒径大小可以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按照质地可以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2、土壤质地 土壤 类型 质地(粒径构成) 孔隙特征(大孔隙和毛细管孔隙) 触感 黏度 透气和 透水性 蓄水和 保肥性 对农业的影响 砂土 壤土 粘土 砂粒占优势 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 黏粒占优势 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 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比例适中 大孔隙少,毛细管孔隙多 粗糙 适中 黏滑 小 适中 大 好 适中 差 差 适中 好 易耕作 理想的土壤质地 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仔细观察实验及土壤,填写下列表格。 有机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母岩层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 3、土壤剖面 有机层:表层的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因淋溶作用而使土壤物质发生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本层矿物质淋失,质地较松,呈酸性,肥力较低,颜色较浅 淋溶作用:土壤物质以悬浮状态或溶解状态在水分携带下由土壤中的上层移动到下层的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