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数字身份辨设备 教学设计 课题 数字身份辨设备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单元主题 【学情分析】互联网技术是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实现互联网技术创新,先要学习正在广泛使用的技术,然后站到“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研发。本单元将通过模拟游戏、网络实验等学习活动介绍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综合利用所学搭建简单的可直播校园活动的网络。本单元重视“学中做”和“做中学”相结合,将灵活采用“先讲解原理再进行实践活动”和“先进行实践活动再讲解原理”两种方式安排相关内容。【内容结构】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体验互联网交互方式,感受互联网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的改变。2. 计算思维:能根据需求,设计和搭建简单的小型视频直播网络,体验网络基本原理在其中的应用。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根据学习需要,有效搜索所需学习资源,探究信息科技支持学习的新方法、新模式,借助信息科技提高学习质量。4. 信息社会责任:了解我国在网络资源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认识到自主可控对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重点 知道IP地址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理解IP地址的表示方法和编码含义。 难点 IP地址的编码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情境导入】为了让更多人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将对校园运动会、读书节等活动进行直播。直播会涉及很多设备,怎样区分网络中的这些设备呢?【引导分析+建构】在直播网络中,区分设备的核心方法之一是通过IP 地———它如同设备的 “网络身份证”,能唯一标识每台联网设备。【设疑】什么是 IP 地址? 注意、思考、讨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 IP地址 IP 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分配给设备的一串数字标识(如192.168.1.100),用于在网络中定位和区分设备。日常提及的IP地址,主要指IPv4地址。 IP地址是个32位长的二进制数。从形式上看,IP地址常常由“.”隔开的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被称为“点分十进制”法。【知识补充】依照用途,IP地址分为公用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可以在互联网中使用,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统一分配;私有地址只能用于单位、家庭等组建的内部网,可以由组网人员自行分配。【实践探究】1. 参照老师的提示,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使用 ipconfig 命令,查看本机的 IP 地址。本机使用的IP地址是: 。这个地址属于: 公用地址 私有地址 2. 访问IP查询网站,查看本机上网时对应的IP地址。 本机上网时对应的IP地址是: 。 这个地址属于: 公用地址 私有地址【学习活动】二、IP地址的编码意义互联网是由各种网络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也要有自己的标识,IP 地址中就含有这样的标识。IP 地址一般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知识拓展】根据网络号位数的不同,IP 地址主要分为三类。A 类 IP 地址的网络号有8位,首位为0;B类 IP 地址的网络号有 16 位,前两位是 10;C 类 IP 地址的网络号有 24 位,前三位是 110。剩余的 IP 地址有特殊用途。【思考-讨论】当前,一些犯罪活动发生在网络上,警方往往通过分析数据包中 IP 地址的方式,追寻犯罪嫌疑人。警方是怎么做到的呢?【教师总结】通过分析 IP 地址,可以找出其中的网络号,而网络号往往对应着现实中的某个地区或机构的网络。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缩小侦查范围。此后再根据主机号,寻找相应的上网设备就可以了。【学习活动】三、我国的IPv6建设IPv4地址最多有232个。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IPv4地址资源已经枯竭。研究人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第6版IP,即I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