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 核心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 建立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本质的符号表达" 的基本观念,理解其宏观、微观与定量的三重意义。通过具体反应,体会化学方程式如何用化学式简洁表示反应过程,形成 "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独特语言" 的认知逻辑。 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方程式中 "等号" 的本质是原子种类、数目、质量的守恒,突破 "方程式仅表示物质变化" 的浅层认识。 2.科学思维: 基于实验数据,通过归纳推理得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培养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能力。例如,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红磷燃烧的方程式,并总结 "写、配、注" 的步骤。 3.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发展史,体会科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尊重事实、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 1.复杂方程式的配平逻辑。 2.符号标注的规范性。 3.化学计量数的实际应用。 课前导入 这些符号组合有什么特殊含义?医生为何用它们表示药物合成? 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上图为合成阿司匹林的化学反应式 化学方程式及意义 PART 01 1.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表示: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2H2 + O2 2H2O 点燃 分析上述3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 1.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优点:可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缺点:书写麻烦,国际上不通用,不能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也不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优点:生动形象,能反映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关系 缺点:复杂难画,无法用特定的图示表示特定的反应,(即若没有说明,就不知道表示的是什么反应) 1.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2H2 + O2 2H2O 点燃 优点: 克服了文字表达式和图示表示法的缺点,国际通用,便于交流,同时表达的意义很多,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即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还能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是三种表示方法中最好的。 像这样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称为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个”或“↓”注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例如,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 + O2 ↑ 2H2O 通电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要标注“↑”。同样,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要标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意义 读法(以3Fe+2O2====Fe3O4为例) 质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量 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点燃 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每168份质量的铁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32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每三个铁原子和两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四氧化三铁分子 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它不仅简明地表达了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和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例如: 1.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2H2 + O2 2H2O 点燃 粒子数目之比 相对质量之比 物质的质量之比 2 : 1 : 2 (2×2) :(1×32) : (2×18) 4 : 32 : 36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PART 02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的原子种类与个数=生成物的原子种类与个数 绝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