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87258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 (共33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530007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8课,北宋,政治,课件,33ppt
  • cover
(课件网)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建立和统一的基本史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掌握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知道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史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目录 CONTENTS 一、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三、王安石变法 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一、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一)背景 后周皇帝 柴荣 “我的理想就是一统天下,每天都精力充沛。年轻人睡什么觉,撸起袖子就是干!” 赵匡胤 神武雄略,一代英主,为了一统天下,不眠不休! 晋升成了后周的禁军总司令 你小子一直业绩和kpi很优秀,封你个禁军总司令! 多谢大哥,我一定好好干!为大哥肝脑涂地、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 柴荣39岁去世,年仅七岁的小儿子托付给赵匡胤 效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效仿曹孟德? 一、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二)陈桥兵变 众士兵 “新任皇上年幼无知,我们拼死作战,谁能记得我们的功劳啊?倒不如就拥戴点检(赵匡胤)作皇帝,一起征服中原。” 一、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三)北宋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典 故: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东京)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不流血而创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分裂的局面 怎么结束? 一、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四)北宋局部统一 阅读教材,思考北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有何特点? 方针:先南后北 979年太宗灭北汉 北汉 后蜀 南唐 南汉 吴越 结果: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局部统一 唐朝疆域 北宋疆域 贰·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背景 宋太祖赵匡胤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谋臣赵普: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记闻》 问题:宋太祖君臣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地方权重 君弱臣强 武将专权 解决之道: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加强中央集权(行政、财政、军政)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措施 01 02 03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文臣管理军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统调分离 更戍法 “杯酒释兵权” 我麻风 我痛风 我破伤风 我装疯 将领 士兵 皇帝 驻地1 驻地2 驻地3 将3 将1 将2 宋太祖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些措施有何影响? 解决武将专权的积弊。 加强对军队的控制;(积极) 削弱军队战斗力。(消极)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有握兵之重,无发兵之权 1.军事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措施 2.政治———中央 增设多个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皇 帝 三司 中书门下(政事堂) 枢密院 同平章事 度支 盐铁 户部 参知政事 调兵权 御史台 谏院 财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二府三司制” 三衙 统兵权 弊:造成冗官、冗费的局面。 01 02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2.政治———地方 01 02 03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知州) 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实行三年任期制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散知州权利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机构臃肿 文臣 分知州权力,并对其监督   上因谓曰普:“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