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87264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共33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825867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唐朝,建立,贞观之治,课件,33张
  • cover
(课件网)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等基本史实,分析唐太宗、武则天的执政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能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治国的具体措施,并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家国情怀) 目录 CONTENTS 一、唐朝的建立 二、“贞观之治” 三、武则天的统治 壹·唐朝的建立 一、唐朝的建立 (一)唐朝建立 隋末 暴政 灭 各地起兵反隋 唐高祖 李渊 566年-635年 建立时间 618年 李渊 长安 建立皇帝 都 城 年 号 武德 一、唐朝的建立 (二)统一全国 随后,李渊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的协助下,逐个消灭了隋末以来割据各方的群雄,基本统一了全国。在此期间,李世民军功最大。 唐朝统一 唐初局势 一、唐朝的建立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昭陵六骏 飒露紫 李世民平定东都 击败王世充时所乘 拳毛騧(guā) 李世民平定 刘黑闼时所乘 特勒骠 李世民平定 宋金刚时所乘 青骓 李世民平定 窦建德时所乘 李世民平定王世充、 南败窦建德时的坐骑 什伐赤 白蹄乌 为李世民平定 薛仁杲时所乘 一、唐朝的建立 (三)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 李元吉 李渊 李世民 杀 杀 囚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大权。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年号 庙号 贰·“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一)治国思想 阅读材料,材料中体现出唐太宗的哪些治国理念? 材料三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贞观政要》 材料四: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为贤,不拘一格。他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中国历史》 材料1:“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贞观政要》 吸取教训 励精图治 虚心纳谏 从善如流 戒奢从简 与民休息 广纳贤才 知人善任 二、“贞观之治” 敢于直言 隋朝贵族 太子旧臣 寒门布衣 寒门布衣 隋朝贵族 敌军归降 敌军归降 隋朝贵族 少数民族 寒门布衣 敢于决断 善于谋略 房谋杜断 二、“贞观之治” (二)治国措施 阅读课本,找出贞观时期推行的一系列革新措施。 1.政治上: 工程 营造 司法 刑狱 兵籍 军令 祭祀 教育 户籍 赋税 铨选 考核 执行诏令 审核诏令 草拟诏令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分工合作 互相牵制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即时训练 唐太宗时,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怎样的? 吏、户、礼、兵、刑、工 审核诏令 起草诏令 执行诏令 同意后交于审理 通过 驳还 提交上奏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1)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二、“贞观之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材料 《唐律疏议》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 ———《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2)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二)治国措施 1.政治上: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