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题、综合题 1.观察生态瓶。 如下图所示,三个一模一样的密封瓶子,里面有等量的细沙、水。A瓶内有生物:小鱼、螺蛳;B瓶内有生物:小鱼、螺蛳、金鱼藻;C瓶内的生物和B瓶内的生物一样。现在将A和B置于阳光照到的地方,C瓶置于不透光的盒子里,请问: (1)B瓶和A瓶比较,改变的条件是 。 (2)上题中这个改变的条件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是提供了 和 。 (3)B瓶和C瓶比较,可以研究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这三个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 瓶。 2.研究蚯蚓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的反应。 在一个内部是黑色的浅盒中装满潮湿的土,放入几条蚯蚓,再放一些菜叶,盖上盖子,放到阴暗、温暖的地方。几天后,做下面的实验: (1)用盖子遮住盒子的一半,把盒子放到阳光下。几分钟后,观察发现:盒内明亮处蚯蚓数量 ,阴暗处蚯蚓的数量 。(填“多”或者“少”) (2)在盒子的一边铺上干土,在另一边铺上湿土,把一些蚯蚓放在两种土之间。几分钟后,观察发现:盒内干燥土中蚯蚓数量 ,潮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填“多”或者“少”) (3)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 3.实验名称:流动的雨水对地表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槽、托盘、塑料瓶、土壤、小石子、木块等。 实验方法:先用土壤、小石子在托盘中制造一个小景观 ,再将托盘斜放在水槽里,最后挤压装水的塑料瓶,让水从瓶盖上的小孔喷出,浇在土壤上。 (1)土壤会慢慢变 , 托盘中的水越来越 ,会携带着 流到水槽里。 (2)托盘中的 渐渐变少,出现一道道沟壑。 (3)推想: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质结构松散,缺乏 的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 期间,容易受到侵蚀。由于长期的 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4.某小组想研究“怎样的土地容易被水侵蚀”,决定做几组实验,他们在塑料盆底一侧挖了几个洞,在盆里铺上石子倒入土壤等,做成4种样本,如图所示;再用喷水壶从同样的高度,洒同样多的水。 (1)本次研究的实验方法是( )。 A.只采用了对比 B.只采用了模拟 C.既有模拟,又有对比 (2)在这个实验中,喷水壶洒水代表的是( )。 (3)如果他们选择“甲和乙”进行比较,发现乙的土壤流失更严重,说明( )。 A.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蚀 B.有坡度的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蚀 C.雨水侵蚀土地程度与坡度大小无关 (4)此实验小组想选择一处侵蚀程度最小的地点建立“家园”,最合适的是( )。 A.甲 B.丙 C.丁 5.回忆“研究地震成因”的实验,完成各题。 (1)如上图,实验时把毛巾和树枝当作 ,这种实验类型是 (选填“模拟实验”或“对比实验”)实验时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 ,表示岩层受到力会发生 。折断树枝,从这个现象可以推测,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 (选填:弯曲或断裂) (2)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不适合的是( )。 A.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B.用书包等物体保护好头部,保存体力 C.如果在低楼层,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 6.探究火山成因 实验材料有: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等。 (1)其中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酒精灯模拟 ,石棉网的作用是 。(选择正确答案序号填空) A.岩浆 B.使烧杯受热均匀 C.高温而产生高压 D.火山 (2)我的发现:当加热到一定程度,番茄酱会 (3)实验结论:地球内部熔融状物质叫作岩浆,由于 运动,受到 等作用的岩浆向上寻找喷发口。当有的岩浆顺着地壳的 处喷出时,就会形成壮观的火山喷发现象,岩浆及伴生的气体和碎屑物质喷出后,在地表冷凝、堆积而成火山体。 7.制作水火箭 制作材料:硬卡纸、空水瓶、动力塞、剪刀、胶带、发射架、水等 制作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