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黄珊 课题 认识角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情景,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直观操作、归纳等机会,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尝试用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教材分析 本节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62--63页内容,也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这部分内容,并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对内容总体要求是: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角。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角是一个抽象的图形,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其实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活动中对角是有一定的感性认知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学生已有的感性认知逐步抽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在教学中多一些感知和交流操作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认识理解角的本质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操作活动认识角的特征和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借助尺子画出规范的角;掌握规范画角的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抽象角 播放图形聚会视频,通过“圆形为何停不下来”引出“角”。 如果学生在看见角出现时就说出角,学生没有说出来,这就是他们身上藏着的秘密--角。 以小秘密为导语,给学生神秘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任务一:寻找角的踪迹【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情境图】说一说师:这些物品你们认识吗?预设:剪刀、时钟、红领巾。师:它们身上都藏着一个共同的秘密,快来找一找吧!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上台指出共同点,教师利用课件抽象出角并介绍:这些都是角。2.找一找身边的角。师:教室里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请你们找一找,说一说。预设1:黑板上的两条边边形成了角。预设2:桌面上有角。预设3:书的封面上也有角。预设4:三角板上有角。……3.摸一摸三角板的角找:在三角板上找一个角;摸:摸一摸这个角;说:说一说你的感受交流汇报并板书: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有点扎手;角的两条边是平平的、直直的。(角的特征) 1.学生观察,并用手比画。2.用小手摸一摸黑板角、桌角、数学书封面的角、三角板。3.说一说感受: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有点扎手;角的两条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让学生在图片中和实物中找角的过程里,不仅丰富了角的表象积累,而且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为学生初步认识角建立很好的桥梁。 三、规范作图,明确角 任务二:制作寻角启示活动一:尝试画角借助身边的物体画一个角画好后与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举手上台展示作品,并讲解画的过程,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