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09408

长春市九台区城子街中心学校2016年第四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274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长春市,九台区,中心,学校,2016,年第
  • cover
长春市九台区城子街中心学校2016年第四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试题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和运用(15分) 1.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 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 4.□□□□□□□,□□□□□□□,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十五从军征》一诗中通过“□□□□□ ,□□□□□”这两句对老兵的动作描绘,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6.没有疑问的学习会变得索然无味,但有思想 却耽于空想、不能踏实为学同样不会获得真正的知识。《论语》中阐明这个道理的一则是:□□□□□□,□□□□□□ 。 7.木兰征战十年,女扮男装,一朝归来,心里 欣喜异常;《木兰辞》中通过对木兰一副天然的儿女情态的梳妆描写,来表现她恢复女儿装束的激动与情不自禁的喜悦的句子是:□□□□□,□□□□□。 8.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 写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牺牲精神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同样得到了彰显:□□□□□□□□□,□□□□□□□□□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 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选自 作者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水尤清冽( ) ②为坻,为屿( ) ③悄怆幽邃( ) ④隶而从者 ( ) 11.文章开篇便向读者交代了发现小 石潭的经过,作者着重把笔力放在池潭的精心描写上,通过对形态各异的石头和周边景物的描绘,意在突出小石潭哪些特点?(2分) 12.二、三两段文字,将鱼在水中“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情态,溪流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刻画得鲜明生动,形神俱备,这一方面得力于作者的细致观察,另一方面还得力于作者在写作上运用了哪些手法?(2分) 13.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排遣遭贬的抑郁, 然小石潭带给他的快乐转瞬而逝,彻骨的凄怆还是涌上了他的心间。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小石潭的哪些内容引发了作者的联想,使他在感情上形成了由“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 (3分) (乙)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 禹钧恕人过 窦谏议禹钧①,为人素长者。 先,家有仆者,盗用过房廊钱二百千,仆虑事觉,有一女年十二三,自写券,系于臂上,云:“永卖此女,与本宅偿所负钱。”自是远遁。禹钧见女子券,甚哀怜之,即时焚券,收留此女,嘱妻曰:“养育此女,及事日,当求良匹嫁之。”及女笄②,以二百千择良匹,得所归。后旧仆闻之归,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