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09420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选修一:8.3 明治维新 导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8次 大小:148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选修,明治维新
  • cover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审批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学习模块】 一、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目的: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2、明治维新含义: 明治政府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封建体制,建立新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二、明治维新改革措施 (一)政治--废旧制建新制 1、废藩置县———作用: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作用: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二)、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1)改革币制(金本位纸币)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为全国惟一货币,有利经济发展 (2)土地改革: 内容:废止了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建立起 土地私有制 影响: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改革地税: 内容:按地价的3%收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影响: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4、推行“殖产兴业”: 内容:1)、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2)、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3)、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 4)、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国内市场 影响: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工业化 (三)、文教--倡导文明开化 文明开化(实质:用资产阶级文化改造封建文化) ⑴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⑵仿欧美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内容: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建立了小学、 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作用: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 局限: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和魂洋才” ⑶社会习俗推进西化:历法、衣食住行、鹿鸣馆。 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四)、军事--建立新军队 措施: 1、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2、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3、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建军工企业 4、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5、进行效忠天皇的武士道教育:尚武、忠君 作用: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 (废约、民族独立) 局限: 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1、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 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 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 (2)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当堂检测】 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该理解为一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