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0229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二章电路及其应用5实验描绘I-U特性曲线课件(35页PPT)

日期:2025-11-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4107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科,实验,PPT,35页,课件,曲线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电路及其应用 5. 实验:描绘I-U特性曲线 核心素养:掌握描绘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原理和方法,会用图像法处理实 验数据。 第*页 研习任务一 教材原型实验 教材 认知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连接方式。 2. 掌握I-U特性曲线的描绘方法。 3. 理解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为什么是曲线。 二、实验原理 1. 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 (U,I)值,在I-U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起来。 2. 电流表外接:因为小灯泡的电阻较小,如果电流表内接,误差明显较大。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3.8 V,0.3 A)或(2.5 V,0.6 A)一个、电压表(0~3 V~15 V)与电流 表(0~0.6 A~3 A)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一个、学生低压直流电 源(或电池组)、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 四、实验过程 1. 电路连接: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 压式接法,按图中的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2. 开关闭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图中最左端,接线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 关S。 3. 数据测量: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 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断开开关S。 五、数据处理 1. 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以I为纵轴,建立坐标系。 2. 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坐标系纵轴和横轴的标度要适中,以使所 描图线充分占据整个坐标纸为宜)。 3. 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 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的测量值大于小灯泡电流的真 实值。 (2)偶然误差 ①电压表、电流表读数时存在误差。 ②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时存在误差。 七、注意事项 (1)电源允许的最大电流不小于电路中的实际最大电流。干电池中电流一般不允许 超过0.6 A。 (2)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小于被测电压或电流的最大值。 研习 经典 [典例1] 为了描绘一个“12 V 6 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提供以下器材进 行实验。 直流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不计; 电流表A:量程分别为0~0.6 A和0~3 A, 内阻分别约为0.50 Ω和0.1 Ω; 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为3 kΩ; 定值电阻R0:阻值为12 k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 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由于电压表的量程偏小,要用所给电压表V和定值电阻R0改装成一个较大量程 的电压表V',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为 V; 0~15  (2)在方框里画出符合本实验要求的电路图; [答案](2)见解析图 [解析](2)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电压从零开始测 量,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小灯泡的电阻与电流 表内阻相差较小,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如图所示。 (3)根据测得的电压表V的示数和电流表A的示数,描绘出I-U曲线如图甲所示。某 次测量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 A,此时小灯泡的 电阻为 Ω。 0.40  18.75  第*页 研习任务二 创新型实验 [典例2] 为了描绘小电珠(2.5 V 1.25 W)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提供如下器材: 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3 kΩ) 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 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约1.0 Ω) 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约0.1 Ω) 电流表A3(量程0~300 mA,内阻约5 Ω) 滑动变阻器R1(0~10 Ω,3 A) 滑动变阻器R2(0~1 kΩ,0.1 A) 电源E(电动势约为6 V,内阻可不计) 开关S、导线若干 研习 经典 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测量时方便得到多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