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0961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同步学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581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课,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同步,学案
  • cover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学习目标: 1.了解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的基本史实;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知道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德、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严重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政治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唯物史观) 重难点: 1.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过程和反犹暴行。 2.难点: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特点。 知识梳理: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2、政策: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① 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垄断资产阶级也需要对外扩张来转嫁危机。②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根据各个阶层民众的不同心理,进行针对性的蛊惑宣传。③ 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赢得了广泛的支持,民族复仇主义思想蔓延。(了解) 2、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措施 (1)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工会 (2)焚烧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3)掀起反犹狂潮(迫害犹太人) (4)发展军事工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①1927年,日本内阁宣称“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②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③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2、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军部 3、形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4、行动:对内对进步组织实行残酷镇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独裁统治);制定《国基准则》,对外发动侵略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问题探究: 比较德意日法西斯政权有哪些异同点? 提示: 相同点:内外政策相同: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不同点:①建立背景不同:意大利是在一战后建立;德日是在经济大危机后建立的;②德意建立了法西斯政党(德国纳粹党;意大利法西斯党),而日本没有(日本是军部法西斯专政);③方式不同:德国经过宣传、竞选逐步建立起来,而意大利、日本是通过对内发动政变,对外侵略扩张后建立起来的。 练习巩固: 基础题 1.2024年10月28日,南非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了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对巴勒斯坦人民实施“种族灭绝”的证据。追忆历史,曾经受难于种族迫害的犹太人,竟成为了新的施暴者。90年前,对犹太人进行有组织残酷迫害的是( ) A.意大利法西斯 B.德国纳粹主义 C.日本军国主义 D.英国绥靖主义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印度的甘地说:“非暴力是人类可使用的最强大力量。它比最强大的毁灭性武器更有力。”埃塞俄比亚的塞拉西一世则说:“现在是严峻的时刻,士兵们集结到你们的首领周围,……打退侵略者。”二者言论对比说明( ) A.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不同 B.运动的性质不同 C.各国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同 D.运动的国际影响不同 3.小史同学展示了两则史料:731部队活体实验档案;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使用化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