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101669
2025春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2节《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日期:2025-09-1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07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2025
,
2节
,
教学
,
教学设计
,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
第七
2025春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二节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第二节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 一、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将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认同国家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深刻领会国家政策与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在契合,进一步增强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和拥护意识。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和谐相处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以友善、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引导学生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关注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培养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人利人,择善而行”,努力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 法治观念: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弘扬中华人文精神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同时中华人文精神也为法治建设提供了道德滋养和文化支撑。引导学生理解法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法治的保障下,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处。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克服困难,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忘关心他人和社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使学生明确自己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角色定位,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历史重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和保护意识。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容以及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人文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深入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理解教材中关于中华人文精神的历史作用、当今弘扬的内容以及如何做弘扬者等知识的内涵和逻辑关系。 2.拓展相关知识。收集更多关于中华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事例和表现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了解时代背景。关注当下社会中与中华人文精神相关的热点话题和事件,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人文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鲜活生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 4.教学内容与典型材料的整合。收集与中华人文精神相关的图片、视频片段、经典的中华人文精神名言警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教材内容。初步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历史作用、当今弘扬的内容以及如何做弘扬者等方面的知识,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课堂上重点听讲和提问。 2.查阅相关资料。查阅一些关于中华人文精神的课外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中华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和具体表现,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回顾旧知。回顾之前学过的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思考这些知识与中华人文精神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衔接准备。 4.关注身边事例。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人和事,如家庭中的尊老爱幼、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学校里的同学互助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上道法7.2共建美好集体 课件+教案(2025-09-18)
七上道法4.2让家更美好 课件+教案(2025-09-18)
七上道法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教案(2025-09-18)
七上道法6.2交友的智慧 课件+教案(2025-09-18)
七上道法5.1走近老师 课件+教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