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调查、访谈和实地考证等,搜集整理资料,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提高对各种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2.丰富语文学习的方式,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见证时代的变迁,思考家乡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联。 4.研讨学习资源,深化对家乡的认识,辩证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提升当代文化参与意识。 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课前预习任务 ●预习活动一 案例学习 储备访谈知识 预习检测,小组展示“访谈知识卡” 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前观看两集《杨澜访谈录》或《可凡倾听》,结合课本王思斌《访谈法》,合作制作一张“访谈知识卡”,知识卡中要包含以下内容:访谈形式、访谈内容的类别、访谈准备、访谈技巧,“志”的有关知识。 ●预习活动二 分工合作 做好访谈准备 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文化地标性建筑。这两项活动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二选一完成。 活动指导: 1.采访家乡历史文化名人 教师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可以按照政治、文学、哲学、科技等范畴对本地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梳理,也可以根据地域进行梳理,如安阳的殷商名人、文字大咖,许昌的三国文化名人,洛阳的盛唐名人,开封的大宋先贤等等,梳理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 确定历史文化名人目标后,可以讨论确定访谈相关人员,如:洛阳两程故里管理人员、巩义杜甫故里工作人员等。 学生任务:小组合作,为正式访谈做准备,做一份访谈记录表。 要求:课堂完成: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历史文化人物信息表”和访谈记录表(访谈记录表中“访谈记录”一栏可以课后完成)。具体要求见附表。 2.通过采访,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标建筑 教师提示:本省各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地标建筑、风景名胜,大家了解它们的修建过程,历史变迁,文化意义,当代保护吗?同学们可以分类梳理,如围绕道家文化,可以梳理出如洛阳老君山、鹿邑太清宫、灵宝函谷关等地标建筑;也可以着重于一点,如探寻白马寺、龙门石窟、红旗渠、二七纪念塔、河南博物院等,对这些地标建筑做深入了解。 学生确定研究目标之后,可以讨论确定访谈对象,如相关研究学者、历史老师、相关景区负责人等。 学生任务:小组合作,为正式访谈做准备,做一份访谈记录表。 要求:课堂完成。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历史建筑登记表”和访谈记录表(访谈记录表中“访谈记录”一栏可以课后完成)。具体要求见附表。 3.学生访谈记录表完善 课后完成:以组为单位,课后完成这次访谈(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均可),完善访谈记录表中的“访谈记录”,并由一至两名同学执笔,写一份完整的访谈录。 特别提示:如果几个小组访谈对象一致,可以合并为一个大组,每组派代表参加访谈,以免过分打扰访谈对象。 附: 历史文化人物信息表 人物 年代 主要事迹 贡献 影响 附: 历史建筑登记表 建筑名称 建筑位置 建造历史 建筑现状 价值描述 信息来源 照片 课后拍照补充 建议 访谈记录表 对象 课堂讨论确定 性别 课堂讨论确定 年龄 如有疑问,课后上网查阅资料 访谈成员 小组成员。组长要分工明确,提问人,记录人,调度人,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还可以录像或录音,也应安排专人负责 访谈时间 和访谈对象协商确定 对象 课堂讨论确定 性别 课堂讨论 确定 年龄 如有疑问,课后上网查阅资料 访谈提纲 可以以问题的形式体现,课堂讨论确定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访谈记录 课堂讨论确定小组中负责记录的成员,在实际访谈过程中负责人要做好记录 访谈提纲 对象 课堂讨论确定 性别 课堂讨论确定 年龄 如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