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3459

7.2.4 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2106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2.4,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 学 设 计 课题 7.2.4 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 背景 分析 课标分析: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本节教学内容难度较低,时间也较充裕,应该适当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三节介绍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以及基因传递和显隐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人的性别遗传》。主要是运用前三节的知识,解释人的性别遗传问题,可以说是遗传知识的扩展。从本节课的前后联系来看,教材内容将人们关心的性别问题转化为染色体的组合,最终落脚于基因上,结果产生男女有别。 学情分析: 《人的性别遗传》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并要求学生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八年级的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以前学过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会有帮助,但学生没有学减数分裂等知识,所以有些内容不能讲得过深。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比较分析男女染色体组成,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通过填写性别遗传图解,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通过模拟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实验,锻炼提高观察、动手实践和解读数据的能力; 4.能够科学地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 重点 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 难点 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模拟实验,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白棋子、不透明的盒子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尝试法、推理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通过PPT展示导课情境从而引发思考问题: 晓涵同学的妈妈怀上了小宝宝。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家里人都想这一胎要是个男孩,就儿女双全了。小涵的奶奶说:“老一辈人都说“酸儿辣女”,你多吃酸的,就能生个大胖小子”。晓涵听得一脸懵,奶奶说的是真的吗?生男生女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的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温故知新: 通过PPT展示“基因、性状、染色体、男女性别”等词语,引导学生让学生找其中的关联,从而将本节课与本章内容的前三节内容建立联系,帮助学生理清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讲授新课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第二自然段,总结出人类染色体的类型及男女性染色体的组成。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将这对与众不同的,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它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男性性染色体 XY 女性性染色体 XX 2.让学生观察课本第40页“观察与思考”中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并讨论以下问题: (1)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 (2)在男女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有明显的差别? (3)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区别是怎样的? (4)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或上黑板写出相应的内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趣味游戏模拟人的受精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正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理解:一般情况下,女性每月只会一个X型卵细胞,男性提供的精子中X型精子和Y型精子数量相等,在受精时,只会形成1个受精卵,那么产生女性后代和男性后代的机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模拟实验,模拟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机率。 实验步骤 (1)抓。一个同学从装有有10 粒白棋和10粒黑棋的不透明盒子里随机抓取一个“精子”, 另一个同学从装有装有2 0 粒白棋的不透明盒子里随机抓取一个“卵细胞”。 (2)记。将抓取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放在一起,判断受精卵内性染色体的种类, 并依此判断出“男女”, 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