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 情景导入 活动一:寻找角 活动探究 这些都是角。 活动二:创作角 活动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任选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你心目中的角。 ①在练习本上描出一个角②用铅笔摆出一个角③用吸管做一个角 2.完成后同桌两人交流你们创作的角在哪里? 顶点 边 边 1 记作:∠1 读作:角1 活动三:认识角 随堂练习 慧眼识角:下面图形中,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 ( ) ( ) ( ) ( ) ( ) ( ) √ × √ × √ × 2.然后从这个顶点出发 画两条边, 1.先确定一个顶点, 活动四:画角 3.最后画角的符号。 在下面的图中各找出三个角,标一标。 1 2 3 1 2 3 4 5 1 2 3 4 5 6 1 2 3 4 欣赏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么介绍自己。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先画定点再画边,角的符号画里边。 作业布置 A类:动手做一做。一张正方形纸有4个角,如果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B类:借助吸管或者硬纸条制作一个活动的角。 ★ 十 ◆ : ◆ 物 仁 平 女 的 之 女 g 图形家族正在聚会呢 12 1011 N 0 CONCEPT 12 1011 7 6 N 0 0 0 ⊙ ⊙ 0 0 ⊙ ⊙ 0 ⊙ 0 ⊙教学内容 《认识角》 课时 第1课时 预计上课时间 教学理念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里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真个思维过程。 教材分析 《认识角》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平面上的角。教材出示三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来引出“角”的概念,让学生从自己经历的实物中抽象出角,更直观的认识角,之后通过自由画角,认识角的组成,辨认角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对角的认识。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接触一个比较抽象的图形。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把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之上。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符号表示角。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空间观念的初步发展。 教学方法与策略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本课教学。2.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角。3.培养学生从实物中展开对抽象图形的认识能力。 教学评价 观察提问、小组汇报、练习反馈。 教学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教 学 步 骤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时长:3分钟 学生欣赏视频。2.学生积极发言表达对角的直观认识。 图形家族大聚会。引出“角”。 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引入,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 二、探究新知时长:25分钟 1.(课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闹钟等物体中的大小不同的角)从生活中的物体表面抽象出角。2.完成后同桌两人交流你们创作的角在哪里?学生作品展示,生生讨论。生1:圆形纸折角(捏出顶点,压出两条直边)生2:在练习本上画角,……互相检查是否有顶点和两条边,展示典型作品(正确/错误)辨析。生回答时讲明理由。三角形纸指认角(指出三个角的顶点和边)。 (一)认识角1.抽象出几何角。师:如果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就成了下面的图形角。师:像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