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像科学家那样 专项学习 (苏教版)四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了解科学家的事迹,知道科学家的共同素养。 科学思维: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记录实验数据,运用表格进行信息分析,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并能够依据证据进行分享和交流。 探究实践:能够从观察单摆运动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点,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整体认识。 态度责任:体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探究的意识。 新知导入 02 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关注大自然,并力求解答大自然中无数的“为什么”。 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在村边一块巨石旁玩耍,他很好奇: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孤零零的巨石?它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 新知导入 02 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关注大自然,并力求解答大自然中无数的“为什么”。 哥白尼通过观察和计算,对“地球中心说”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新知导入 02 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关注大自然,并力求解答大自然中无数的“为什么”。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后,一直未获得承认。他致力于完善证据,在去格陵兰做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 新知导入 02 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关注大自然,并力求解答大自然中无数的“为什么”。 竺可桢连续38年记观测大自然日记,没有一天中断。几十年日积月累的宝贵资料成为他撰写名著《物候学》的重要基础。 新知导入 02 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这些科学家的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素养? 对世界充满好奇 不盲从权威 重视证据 持之以恒 这些素养还体现在哪些科学家身上?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有些问题可以是通过实验寻找答案,也可以是探究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科学家告诉我们,提出问题时———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你知道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摆绳 摆锤 摆幅 摆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算一次摆动。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作出假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要把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都罗列出来,但一次只能选择一个因素作出假设。如,温度可能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一个因素,种子在温暖的环境比在寒冷的环境容易萌发。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摆的快慢跟摆线的长度有关。 摆动幅度大小影响摆的快慢。 摆锤质量越大,摆越快。 哪种说法正确?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作出假设(1) 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越慢; 摆线越短,摆越快。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秒表 材料工具 铁架台 细线 钩码 卷尺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实验设计 (1)制作一个摆,摆线长度可以调节。 (2)把摆线长度分别调节成10 厘米、20 厘米、30 厘米,各做3 次实验和测量。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为了实验公平性,在这个实验设计中 不变的因素_____ 改变的因素_____ 摆锤重量、摆动幅度 摆绳长度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搜集证据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1)要认真、如实地做好实验记录,不可更改实验数据。 (2)要多做几次实验,这样得到的数据更可信。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实验记录 摆线长度 10秒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后结果 10厘米 20厘米 30厘米 实验发现 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越慢; 摆线越短,摆越快。 活动:学做科学家 探究新知 03 我们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 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