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性”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但对可能性大小的量化分析及游戏公平性的理解仍需深化。通过游戏化教学,可激发学生对概率知识的兴趣,提升数据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准确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可能性大小与数量的关系,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法。 2、通过“游戏导入—情境探究—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的学习路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数据整理与概率计算中,体会统计思想与模型思想的应用。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对概率知识的探索欲望。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公平意识与合作精神,体会数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可能性大小的量化分析(分数表示)及游戏公平性的判断。 难点:复杂情境下可能性大小的计算(如排列组合中的概率)。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理解概率均等与实际结果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幸运抽奖的秘密 【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幸运大抽奖”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了10张卡片,其中3张写着“中奖”,7张写着“谢谢参与”。谁想上来抽一张试试? (学生踊跃参与,抽取后展示结果) 【问题引发思考】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中奖,有的没中奖? 生1:因为中奖卡片少,不中奖的多。 师:如果再抽一次,一定能中奖吗? 生2:不一定,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可能性”(板书课题)。抽奖中隐藏着数学奥秘,让我们一起揭开它! 、知识梳理:走进可能性的世界 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用词语描述可能性 【案例分析】 展示生活中的事件: 地球绕着太阳转。 明天会下雨。 早晨太阳从东边出来。 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单号。 水在零度以下会结冰。 【小组讨论】 师:哪些是确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事件?哪些是不确定的? 生3:1、3、5是确定的,地球一定绕太阳转,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水在零度以下一定会结冰(标准大气压下)。 生4:2、4是不确定的,明天下雨和座位号是单号都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归纳总结】 确定事件:用“一定”“不可能”描述(如地球自转)。 不确定事件:用“可能”“经常”“偶尔”描述(如天气、抽奖结果)。 2.可能性的大小:用分数量化可能性 【摸球实验】 展示三个口袋: 口袋1:2个绿球,3个红球 口袋2:5个绿球,0个红球 口袋3:0个绿球,5个红球 师:从每个口袋摸出绿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生5:口袋1有5个球,2个绿球,可能性是五分之二。 生6:口袋2全是绿球,一定能摸到,可能性是1(或100%)。 生7:口袋3没有绿球,不可能摸到,可能性是0。 【总结方法】 可能性大小=目标事件数量÷总事件数量,范围在0(不可能)到1(一定)之间。 3.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概率均等才公平 【案例讨论】 PPT展示转盘游戏:甲转动指针,乙猜指针停留的数,猜对乙胜,猜错甲胜。 师:转盘上有1-10十个数字,乙猜对的可能性是多少?猜错的可能性呢? 生8:猜对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猜错的是十分之九,不公平,甲赢的机会大。 【设计公平规则】 师:如何修改规则让游戏公平? 生9:乙猜是否为奇数,奇数和偶数各5个,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三)、情境探究: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 1.体重数据中的可能性:从统计到概率 【呈现数据】 六(1)班体重情况统计表: 【问题链】 体重在36kg及以下的有多少人?39kg以上的呢? 生10:36kg及以下:2+4+5=11人;39kg以上:10+4+3=17人。 随意抽一名学生,体重在39kg以上的可能性大还是以下的大? 生11:39kg以上人数更多,可能性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