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6806

预测热点05:全球南方崛起 讲义--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三轮冲刺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1969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预测,热点,全球,南方,崛起,讲义
  • cover
预测热点05:全球南方崛起 【热点解读】 2025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及全球南方合作。王毅说,当今世界风起云涌,风从南方起,潮自南方来,全球南方卓然壮大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标志。如今的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已经成为维护国际和平、带动世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世界百年大变局下,东西南北关系出现此消彼长的历史性变化。展望未来,要让世界稳下来、好起来,全球南方是关键。王毅说,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因为我们有着反殖反霸的共同历史、发展振兴的共同使命。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一道,谱写人类发展的历史新篇。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对如此热点不可不知,不可引起高度重视。 【知识清单】 一、区分“全球南方”相关概念 概念 内涵 易混点 第三世界 冷战时期美苏之外的独立国家群体 强调意识形态中立(已较少使用) 发展中国家 经济水平较低国家(GDP标准) 未突出政治合作诉求 全球南方 新概念:地理+经济+政治共同体(含部分东欧国家) 强调主动参与规则制定的战略群体 二、现代中国的外交 时间 外交表现 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美苏“冷战”下的中国外交“一边倒”(意识形态)到“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国家利益) 主要内容: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步入国际舞台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末 国际环境恶化下的中国外交“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革命外交)、争取中间地带 主要内容:反对苏联和美国霸权主义、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 20世纪70年代 多极化趋势出现下的中国外交“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 主要内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下的中国外交不结盟;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外交;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中共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①由以往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区大国”转变为“世界大国”。 ②从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参与者”,到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引领者”,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知识拓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 革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平等性 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国际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结盟性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一大特点 过渡性 在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中形成,它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 【知识拓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 不结盟 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缔结针对第三国的盟约,这确保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不会被盟国扯进对抗或战争中 平等性 中国的外交,对强国弱国、大国小国一视同仁。反对大国欺负小国,强国欺负弱国 独立性 中国的外交,遵循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等 无附加条件 在中国的外交手段中,对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与西方国家有显著区别 三、从两极格局对峙到多极化的趋势 (1)冷战和两极格局(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概念 1947-1991,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切方面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原因 ①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