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7707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课件+素材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97454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
    (课件网)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贾 生 李商隐 新课导入 在西汉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叫贾谊。他少年得志,却又命运多舛。他的思想与才华,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划过一道耀眼的痕迹。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诗人以贾谊为题材,借古讽今的经典之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感受诗人笔下贾谊的故事,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背诵古诗词。(重点) 2.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重点)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难点) 作者简介 任务一:基础闯关·识记字词和文常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色彩绚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代表作:《锦瑟》《乐游原》《夜雨寄北》《无题》等。 写作背景 晚唐时期,许多皇帝崇佛媚道,渴求仙丹得永生,不顾民生,也不任用贤才,李商隐郁郁不得志。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本来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但因娶了李党派的妻子,在牛党当权之时,多从遭排挤挤兑,空有才能无处施展,所以他借贾谊的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知识链接 [ 公元前200—公元前168 ] 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都很有名; 辞赋以《吊屈原赋》、《鵩【fú】鸟赋》最著。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任务一:基础闯关·识记字词和文常 贾生 整体感知 任务二:学习诵读·理解诗意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diào lún cāng zhú 整体感知 任务二:学习诵读·理解诗意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咨询,征求意见 被放逐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才华气质,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无人能比。 诗意: 汉文帝在宣室咨询被放逐的大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 整体感知 任务二:学习诵读·理解诗意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惜。 徒然。 指汉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 指百姓。 诗意: 可惜深夜汉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他,不是关心百姓而是关心鬼神之事。 合作探究 任务三:感知内容·理解情感 1.诗歌首句的“求”“访”二字写出了文帝对贾谊的什么态度 前两句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 首句一“求”一“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待贤态度之谦诚,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合作探究 任务三:感知内容·理解情感 2.诗歌次句的“才调“与“更无伦”又表现出了什么? 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