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型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知识梳理+典例精讲+培优必刷) 【知识点一】分数乘法(一)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分数乘整数,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计算结果一般要化成最简分数。 4、一个整数(0除外)与大于1的数相乘,结果大于这个整数;与1 【知识点二】分数乘法(二) 1、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整数乘分数,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打折的意义:打折后的价格比原价便宜把原价看作单位“1”,几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几几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几。 4、在实际问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关键要认真审题,确定单位“1”,明确各数量间的关系。 【知识点三】分数乘法(三) 1、分数乘分数,表示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计算时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一个分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分数;乘1,积等于这个分数;乘大于1的数,积 大于这个分数。 【知识点四】倒数 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1的倒数是1。 3、0没有倒数,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得1。 4、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把一个数(0除外)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所得的新数就是原数的倒数。 【考点一】分数乘法(一) 【典例一】把转化成乘法算式是( )。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即用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作乘数。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 把转化成乘法算式是×3或3×。 【典例二】当n>1时,×n(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数(0除外),得到的积大于它本身,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由分析可得: 因为n>1,所以×n大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乘法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以及积和乘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典例三】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寓意和平、团结,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张阿姨为某景区做熊猫挂件,每个挂件用千克白色羊毛毡和千克黑色羊毛毡,做100个这样的熊猫挂件,一共要用多少千克羊毛毡? 【分析】每个挂件需要的羊毛毡是()千克,用100乘()计算,所得结果即为一共要用多少千克羊毛毡,据此解答。 【解答】 (千克) 答:一共要用32千克羊毛毡。 【考点二】分数乘法(二) 【典例一】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 )米。 【分析】根据题意,把2米长的绳子看作单位“1”,平均截成5段,每段就是这根绳子的,每段的长度为(2×)米。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每段是这根绳子的:1÷5= 每段长度:2×=(米) 所以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典例二】某学校有60人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获一、二等奖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没有获奖人数占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人数是( )人。 【分析】由于获一、二等奖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单位“1”是获奖总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60×=24(人),获二、三等奖人数占总人数的,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60×=42(人),没有获奖人数占总人数的,单位“1”是总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60×=20(人),由于获一、二等奖人数加获二、三等奖人数加没有获奖人数,这些人数总和比总人数多了一个获二等奖人数,用这些人数总和减去总人数的60人即可求出获二等奖人数。 【解答】60×=24(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