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11049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693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融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同步达标 核心知识点———文成公主入藏 1.文成公主亲自教授吐蕃妇女们养蚕缫丝及刺绣女工,亲自教授师傅们汉字书法以及绘画,又以师傅之手广招学徒将汉文化传遍吐蕃。这反映了文成公主入藏( ) A.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辖 B.推动了中原制度传入吐蕃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D.推动了吐蕃统一青藏高原 2.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松赞干布为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一史实说明唐朝( ) A.民族关系和睦 B.社会风气开放 C.经济文化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 核心知识点———突厥 3.贞观年间,唐太宗同意突厥等众多民族迁徙到内地,并说“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这表明当时( ) A.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B.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加强 C.唐初民族交融进一步加深 D.唐朝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4.唐太宗击败东突厥汗国后,给予一些迁居到中原地区的突厥上层分子将军、中郎将等官职,“五品以上百余人,因而入居长安者数千家”。这些举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充实长安城的人口 B.实施开放民族政策 C.稳定北部边疆秩序 D.引进少数民族文化 核心知识点———回纥、渤海和南诏 5.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这说明唐玄宗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的方式是( ) A.设置机构 B.和亲政策 C.册封首领 D.武力征服 6.下图是唐代“袁滋题记摩崖石刻说明”,碑刻记载了唐与南诏的友好关系。该图与下列哪项历史事件背景有关( ) A.唐朝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B.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 C.唐朝册封渤海国首领为王 D.唐朝设置北庭都护府 能力提优 建议用时:20分钟 总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唐太宗也曾表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 ) A.中外交流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开明的民族政策 D.加强西域的管理 2.如图为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论语郑玄注》抄本(部分),12岁的卜天寿在旁边留有小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此文物可佐证( ) A.唐朝少年儿童普遍接受了学堂教育 B.吐鲁番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C.唐朝人普遍运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 D.中原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得到传播 3.下图为北庭都护府遗址,城池布局受唐长安城影响,分为内外两城,城池为不规则长方形分布,内城为全城的中心,官署多居其中。唐朝时期与这一遗址有着同样职责的是(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逻些 D.渤海国 4.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獠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B.采取灵活政策管辖民族地区 C.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5.644年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反映出唐太宗( ) A.重视民族平等 B.善于接受建议 C.注重任贤用能 D.重视农业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20分)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如图。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历史事件对吐蕃的社会发展和汉藏两族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