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11195

4.3.5 生物育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课件 (共30张PPT) 济南版(2024) 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43383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3.5,PPT,七年级,2024,济南,30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五节 生物育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济南版 初中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物种的延续 第三章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 导学 20世纪以来,生物育种技术已经历了三次飞跃,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高秆变矮秆”的“第一次绿色革命”,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分子育种阶段。到今天,生物育种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国际上先进国家已从分子育种开始步入以生物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育种时代。有科学家将育种发展划分为4个时代,即农民选择时代、表型选择时代、分子育种时代、大数据智能设计育种时代。国际一流种业已走向设计育种的4.0时代,中国种业尚处在表型选择时代朝分子育种时代迈进过程中。生物育种杂交、转基因等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精品优质水稻、高产优质 小麦、高产机收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2年10月12日,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上, 航天员刘洋展示了问天实验舱中水稻植株的生长状况。在 实验舱的生命生态实验柜中,水稻种子经过120天的培育, 长成植株后又结出种子,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 程。这些水稻种子随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回到地球,为我国 的水稻育种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材料。 导学 课标内容要求 学习目标 杂交育种、转基因等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1.通过阅读课本,举例说明生物育种的方法、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视频,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概括转基因生物的培育过程。 1.种子经历太空旅行后一定能发生变异吗?发生的变异一定有利吗? 2.杂交育种是如何将同一物种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的 3.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是什么?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转基因 关键术语 学习导引 导学: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在文中圈画重点内容。 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应内容。 时间:3分钟 评价标准 自评得分 1.能根据问题在课本上圈画具体内容(2分) 2.能正确回答问题(每题2分) 任务一 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 自学:阅读课本第125-128页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常见的生物育种方法有哪些? 2.它们利用的生物变异原理分别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生物育种的成功案例 4.种子被誉为“农业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谈谈推动中国“农业芯片”升级迭代的重要性 任务一 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 互学:1.常见的生物育种方法有哪些? 2.它们利用的生物变异原理分别是什么? 杂交育种:是改良农作物品种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常用方法,也是培育畜禽新品种的主要途径。人们根据育种目标的不同,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做亲本进行杂交,使其基因重新组合,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子代,再通过选择和培育,形成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诱变育种:除杂交育种外,育种专家常利用射线或化学物质等对生物体进行适当处理,诱导染色体或基因发生改变,促使产生新的变异个体,再从中选择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这种育种方法称为诱变育种。 太空育种属于哪种方法? 太空育种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导生物产生变异,再从返回地球的样本中选育新品种,因此属于诱变育种。 任务一 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 互学:1.常见的生物育种方法有哪些? 2.它们利用的生物变异原理分别是什么? 杂交育种: “杂交小麦之父” 李振声院士 李振声院士系统研究小麦杂交,累计使小麦增产超过1000亿斤,养活了超过3.3亿中国人。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院士开创杂交水稻技术体系,累计推动水稻增产超1.76万亿斤,养活了超过5.8亿中国人。 杂交育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最有成效的一种育种方法。 任务一 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 互学:1.常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