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提高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2025七下·路桥期中)如图是“测量食盐溶液的密度”实验过程中的四个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A.在烧杯中读取液体体积示数 B.将装食盐水的量筒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C.横梁标尺上读取游码示数 D.托盘天平指针向左偏时,向右调平衡螺母 2.(2025七下·温州期中)把一瓶完好的乳酸菌饮料放入冰箱冷冻室几个小时,发生了如图的变化。下列关于乳酸菌饮料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质量变小 B.密度变小 C.体积变大 D.分子间隙变大 3.(2023七下·余姚期末)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汽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4.(2025七下·路桥期中)在玉雕中有一种镂空技法,所谓“镂空”是指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如图所示)。对这块玉进行“镂空”雕刻过程中,这块玉不变的物理量是()。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形状 5.(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 科学试卷)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指写万千气象的诗句前共有形象诗人世情志、对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篱香消渴桂花芳,天气偏饶八月凉”中“露”的形成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C."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里烟轻,不见来时伴”中“雾”“烟”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气轻烟细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6.(2025七下·永康期中)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液体乙的密度是 千克/米3 C.当体积为60厘米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当液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7.(2025七下·婺城月考)哈尔滨火爆全国,很多游客在寒冬户外体验了“泼水成冰”的奇观,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气在极低的温度下直接变为小冰晶。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雾状水蒸气 B.该过程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泼水成冰时用热水效果会更好 D.气温高于0℃也会出现该现象 8.(2023七下·北仑期中)如图为某晶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甲、乙、丙对应固、液、气三种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B.BC段对应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C.DE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D.白雾形成对应的状态变化过程是乙→丙 9.(2024七下·奉化期末)如图所示的甜品,在下面盛有水的盘中加了干冰,甜品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的“白气”,拿起碗,看到下面盘中的水在“沸腾”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白气”是盛水盘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C.盘里的水“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盘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盘里的水“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冒出 10.(2024七下·鄞州月考)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11.(2024七下·鄞州期末)小科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地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 ) A.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 B.用梳子不停地抖动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