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01 你对我们学校的最初印象是什么?现在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我们初到一所学校,看到它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花草树木,接触一些老师和同学,了解这所学校的规模以及它的周围环境,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这所学校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P87探究与分享 2.你现在对你的学校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刚上高中时你对你的学校的印象 你首先就是看到的应该是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接触一些同学和老师,了解这所学校的规模以及它的周围环境。这些都是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到的感性具体的认识对象。 现在知道了某个教师的授课风格、学校各处室的功能,深切体会到这所学校的校风、校纪,更能体会到这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我们不再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开始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开始认识和把握一个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我们的认识就向前发展,这是运用思维抽象能够把握到的。 1.当你刚刚步入现在所在的学校时,你对学校的初次印象是什么样子的?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P88-1 感性具体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对事物的认识不完全。P88-2 示例:我们与一个陌生人首次见面,首先看到的往往是对方的外貌、穿着打扮、行为举止等,然后通过这些在头脑中会形成关于这个陌生人的比较整体的印象。 第一印象主要为感性具体,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不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不一定具有可靠性。 1、感性具体的认识 (1)含义: (2)局限性: (有正确错误之分) 感性具体是感性认识的起点 事物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总是具体的 。 P88-1 认识要向前发展,就需要运用思维抽象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思维的概括性)等等。P88倒二 2、思维抽象: 1.在秋天,树叶会变成各种美丽的颜色,如紫色、黄色和红色。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后,发现在许多植物的叶子中,有许多天然色素,例如说叶绿素、叶黄素以及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等等,树叶的颜色其实就是与这些天然色素的含量、比例的不同息息相关。 2.什么是植物呢?科学家经过对各种植物特征的思维抽象,概括出植物的定义。 从整体中抽取一部分,抽取这部分的质的规定性。 从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 (1)含义: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P88-3 (2)目的与内容:(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 下列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 第一级抽象 第二级抽象 第三级抽象 1+2=2+1 4+5=5+5 8×6=6×8 9×7=7×9 A+B=B+A A×B=B×A ARB=BRA 以自然数表示具体事物的量,具体事物之间的换位关系 以A、B表示任意自然数,抽象的数量之间加、乘的换位关系 抽象的符号之间的换位关系 示例评析 (1)当作动词使用:认识过程 抽象是相对于具体而言的。指一种思维活动,指人的思维从事物整体中提取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其共性的活动。例:这朵花是红色的,将“红色”这种属性从这朵花的多种属性中提取出来,至于这朵花的其他属性,如形状、气味等被思维舍弃了。 (2)当作名词使用:认识成果 作为上述思维活动的结果而得出的某个概念(如红色)或判断(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