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周长与面积》易错知识点专项练习 一、概念混淆:周长与面积 1:定义理解不清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一维概念,本质是长度)。 例:绕操场跑一圈的距离是周长。 面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二维概念,本质是区域大小)。 例:操场地面的大小是面积。 错误表现: ①用周长描述面积,如 “桌面的大小是100分米”(应使用面积单位 “平方分米”)。 ②用面积描述周长,如 “绕花坛走一圈是200平方米”(应使用长度单位 “米”)。 2、单位混淆 周长单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无平方。 面积单位:平方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带 “平方”。 错误表现: ①计算面积时漏写 “平方”,如 “长方形面积是40米”(应为 “40平方米”)。 ②计算周长时错用平方单位,如 “正方形周长是25平方厘米”(应为 “25厘米”)。 二、公式混淆与误用 1:公式记忆混乱 图形 周长公式 面积公式 长方形 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正方形 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错误表现: ①用周长公式算面积,如 “正方形边长4厘米,面积 = 4×4=16 厘米”(正确:面积 = 4×4=16平方厘米)。 ②用面积公式算周长,如 “长方形长8米、宽5米,周长 = 8×5=40米”(正确:周长 =(8+5)×2=26 米)。 2:公式变形错误 已知周长求边长或宽: 长方形:宽 = 周长÷2 -长(或长 = 周长÷2 -宽)。 正方形:边长 = 周长÷4。 错误表现: ①已知长方形周长30厘米,长10厘米,求宽时直接算 “30÷2 - 10=5”(正确),但可能误算为 “30 - 10÷2=25”(未正确拆分公式)。 ②已知正方形周长12厘米,求边长时误算 “12÷2=6”(正确:12÷4=3 )。 三、单位换算易错点 1:计算前未统一单位 规则:计算周长或面积时,需先将长度单位统一为相同单位。 错误表现: ①长3米、宽20分米的长方形,直接算周长 =(3+20)×2=46(未将20分米换算为2米,正确周长 =(3+2)×2=10米)。 ②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面积 = 5×5=25(未带单位或错带 “分米”,正确:25平方分米)。 2:面积单位进率记错 长度单位进率:1 米 = 10 分米 = 100 厘米(相邻单位进率 10)。 面积单位进率:1 平方米 = 100 平方分米 = 10000 平方厘米(相邻单位进率 100)。 错误表现: ①5平方米 = 50平方分米(正确:5×100=500平方分米)。 ②800平方厘米 = 80平方分米(正确:800÷100=8平方分米)。 四、图形变化中的易错点 1:拼接与裁剪问题 拼接(如两个正方形拼成长方形): 周长:减少重合边的长度(每拼一次少2条边)。 面积:等于原图形面积之和。 例: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 = 3×6=18 厘米(错误2个正方形周长之和:3×4+3×4=24厘米,正确周长 =(3+6)×2=18厘米 或 3×8-3×2=18厘米 )。 裁剪(如正方形剪成两个长方形): 周长:增加裁剪处的边(每剪一次多2条边)。 面积:等于原图形面积拆分后的和。 2:形状变化的影响 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 周长不变(边长未变),面积变小(高变短)。 错误表现: ①认为形状变了周长也变,或面积不变。 ②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例:周长20厘米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面积24平方厘米);长9厘米、宽1厘米(面积9平方厘米)。 五、实际应用中的易错点 1:题意理解偏差 区分 “求周长” 还是 “求面积”: ①给花坛围篱笆 ——— 求周长。 ②给花坛铺草皮 ——— 求面积。 错误表现:用面积公式解决周长问题,或反之。 2:忽略实际情境 ①靠墙问题: 用篱笆围长方形(一边靠墙),周长只需算三边。 例:长 5 米、宽 3 米的长方形靠墙(长靠墙),篱笆长度 = 5+3×2=11 米(非 (5+3)×2=16 米)。 ②铺砖问题: 需用面积计算砖块数量(总面积 ÷ 每块砖面积),而非周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