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分子和理解分子动理论 2.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理解原子的结构组成 4.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 1.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动理论 2.静电现象 3.原子结构 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能用于描述物质,并将它们区分开来,一般不变。 包括: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密度、比热容、弹性、硬度、延展性、透光性、状态等。 下列不属于物质物理属性的是() A.密度 B.热量 C.比热容 D.沸点 人们常把物质的属性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下列应用与材料的属性对应正常的是() A.用银做电器开关的触点———良好的导电性 B.用复合材料制作撑杆跳高的撑杆———良好的延展性 C.用胶木制作水壶的手柄———良好的导热性 D.用特殊合金制作飞机的机翼———较大的密度 2010年,两名俄裔科学家发现纳米材料石墨烯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家。最近,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解决了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问题,解决散热问题是利用石墨烯的() A.导热性好 B.熔点高 C.硬度大 D.密度小 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 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导电性 D.较好的延展性 在某考古现场中,出土了许多极薄的黄金制品,黄金可以做成极薄的精美工艺品,主要是因为黄金( ) A.贵重 B.密度大 C.弹性好 D.延展性好 人们常用“以卵击石”来形容自不量力,两者比较,_____的硬度大。通常窗户上安装玻璃,主要利用了玻璃的_____物理属性。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_____小的特性;用橡胶做汽车轮胎,主要应用其_____好的原因。 玻璃店裁切玻璃时都用金刚石刀,这是因为金刚石的_____大;用塑料皮包裹在电工钳的手柄上,是利用了塑料的_____差这一特性;选用钨做灯丝的原因是钨的_____高。 为了比较铜和铝的导热性能,小军选取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的U形铜棒和铝棒进行实验。小军认为导热性能无法直接测量,他首先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可直接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并类比所学知识定义了一个物理量k,来衡量物质的导热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成功比较出哪种材料导热性能更好。小军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他将铜棒的一端放入烧杯内持续沸腾的水中,铜棒的另一端放入试管内25℃的冷水中,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像.换成U形铝棒后,小军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像。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用来衡量导热性能的物理量k是用_____表示的。(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时间 B.温度 C.温度的变化量 D.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 (2)可推断出此实验中_____的导热性能更好。(选填“铜棒”或“铝棒”) 认识分子 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提出“原子”的概念,意思是“不可再分割的颗粒”. 2.阿伏加德罗:最早提出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注: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所以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3.分子非常小,数量非常多. 注: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0.1nm),其质量也非常小 显微镜下的分子 分子动理论 1.扩散: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注:①固体、液体、气体,都会发生扩散. 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③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这种跟温度有关的分子运动称为分子热运动.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扩散现象 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