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20264

部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下册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603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下册,4课
  • cover
统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 课题: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课标内容 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与黄巢起义后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朝衰亡的原因及五代十国带来的影响。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及其影响,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认识到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2.时空观念: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直观认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更迭与分立,培养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史料实证: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内容,知道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原因和影响;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知道五代十国的根源和影响。 4.历史解释: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统治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5.家国情怀: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的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理解在分裂动荡中孕育着统一这一历史趋势,认识到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的过程和藩镇割据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经历了唐太宗、武则天以及唐玄宗的多年治理,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到鼎盛。唐朝至此是否就一直强盛下去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是什么导致这个强盛的王朝走向没落并最终灭亡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安史之乱 (一)背景/原因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20页,列表比较唐玄宗前期、后期表现不同的关键词,并归纳出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原因。 前期 崇尚节俭 反对奢侈 任用贤相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后期 追求享乐 奢华无度 任用奸相 不理政事 朝政腐败 学生回答:唐玄宗在位末年,朝政腐败,奢侈之风日盛,连年的战争使民众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边疆形势愈为紧张。各地军镇长官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教师点拨:各地节度使中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担负唐朝东北地区防御重任,势力逐渐膨胀,深受唐玄宗信任。据说他为取悦唐玄宗和杨贵妃,以300多斤的体重,在他们面前跳当时流行的胡旋舞,旋转如飞。唐玄宗在位末年,安禄山手握重兵,野心逐渐膨胀,导致与中央的矛盾加深。 (二)过程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20页,找出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地点、叛乱者及叛军进攻路线。 学生回答:1.755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2.路线:河南—洛阳—潼关—长安 (三)影响 讲解讲解: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叛军占领长安,唐肃宗继位,重用郭子仪等将领,在回纥(hé)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763年平叛成功。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和教材第20课,说说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影响。 学生回答:①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②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严重;③中央权力衰微,地方上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探究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21-22页,归纳黄巢起义的过程。 学生回答:完成表格 原因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朝廷已无力有效地控制藩镇。民众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领袖 黄巢 高潮 攻入长安,881年黄巢建立大齐政权 结果 失败 性质 农民起义 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教师讲解:黄巢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