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进实验室评价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天气渐凉,小明发现家中做馒头时,面团发酵所需时间变长,猜想面团发酵情况可能受温度影响。小明取了几块相同的小面团,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发酵并观察记录,这一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C.猜想与假设 D.设计实验、制订方案 2.下列长度单位,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km,m,dm,cm,mm,μm,nm B.km,m,dm,cm,μm,nm,mm C.nm,μm,mm,cm,dm,m,km D.mm,μm,cm,dm,m,km,nm 3.小明身高为1.65 m,下列关于其身高的单位转换表达正确的是( ) A.1.65 m=1.65 m×100=165 cm B.1.65 m=1.65×100 m=165 cm C.1.65 m=1.65×100 cm=165 cm D.1.65 m=1.65 m×1.65 m=165 cm 4.中华民族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日晷是一种测量工具,它测量的是( ) A.时间 B.长度 C.体积 D.声音 5.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甲刻度尺读数更精确些 B.甲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块的一端,故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mm D.采用乙刻度尺,物块长度应为2.80 cm 6.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如表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实验次数 ① ② ③ ④ 测量值 2.34 cm 2.36 cm 2.35 cm 2.37 cm A.2.355 cm B.2.36 cm C.2.35 cm D.2.45 cm 7.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错误和误差后,进行了交流讨论,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错误是不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A.3 mm B.3 cm C.3 dm D.3 m 9.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高增长非常明显。如图所示,八年级的小明今年体检发现自己又长高了,则这一年他长高了( ) 甲 乙 A.5 mm B.5.0 mm C.5 cm D.5.0 cm 10.要测量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在数字后填写单位或者在单位前填写数字: (1)某物体的长为29.58 cm,则准确值是 cm。 (2)中学生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2.0 。 (3)校运动会上某男生3 000 m比赛成绩约为630 。 (4)教室前后的长度约为900 。 12.如图所示是两种测量时间的工具,若要测量同学们100 m跑的成绩,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表,甲表内圈的分度值为 min。 甲 乙 13.电视机的尺寸大小可用屏幕对角线的长度表示。小明家的电视机按1∶50的比例缩小后,如图所示。用你手里的刻度尺进行测量后可知,该电视机的实际尺寸约为175 cm,约合 英寸。(1英寸= 2.54 cm,结果保留整数) 14.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 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实验室是近代科学史第一个专业化的科学实验室。 15.如图甲所示,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 cm;如图乙所示,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和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线圈圈数是32圈,则铁丝的直径是 cm。 甲 乙 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得木块长度的准确值是 cm,测量结果应记录为 cm。 三、实验探究题(17题4分,18题8分,19题8分,20题10分,21题4分,22题10分,共44分) 17.想要测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的长度,小明采用如下步骤: A.用L除以地图比例尺即为北京到上海两地的铁路线长 B.取下棉线,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记号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