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25269

2.2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课件(33张)

日期:2025-11-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255807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33张
  • cover
(课件网) 德国鲁尔区的 产业结构变化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二节 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1.结合实例,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2.以鲁尔区为例,掌握传统工业区兴衰的区位条件及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3.通过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掌握传统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与策略。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2018年12月21日,德国鲁尔工业区,最后一座黑煤煤矿宣告关闭。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参加了最后的纪念仪式。人们唱起《矿工之歌》,纪念一个时代、一个产业成为历史。1500名矿工伴随着“鲁尔!鲁尔!”呐喊,挖出了最后一车黑煤。 最后一车黑煤 如今的鲁尔区已经形成28条工业遗址专题文化线路 是一场难得的工业历史文化的时空穿梭之旅 为游客带来全新的工业遗址体验 变化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 指区域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及三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重心会由一产业向二产业和三产业逐步转移。 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1 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政策 技术进步 资源 供应状况 01 02 03 04 主导产业 市场状况 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区域的 资源状况 科技水平 区域间的 联系与分工 原有产业基础 与生产传统 产业结构的调整 结果: 原则: 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与区域优势相适应, 统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 东欧、西欧必经之地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 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地理位置 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 2 煤炭资源丰富,质量高, 品种全,埋藏浅,开采成本低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 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能源 鲁尔煤田 铁路、公路密布, 水陆交通发达,航运便利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的运输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交通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原料 水运条件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法国洛林铁矿 河流众多,河网发达,生产和生活用水充足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重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大 ↓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市场 德国、欧洲市场 主要工业部门: 煤炭 钢铁 重型 机械 基础 化工 传统工业区之一 以重工业为主 是德国的能源基地、 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鲁尔区的衰落 产业结构单一 工业企业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应用,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新技术的应用,使炼钢耗煤量减少 煤炭开采深度加大,开采成本增加 鲁尔区的衰落 煤炭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鲁尔区的衰落 钢铁工业衰落 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而市场 需求量下降 钢产品的替代品广泛使用 每炼一吨钢所需焦煤的变化图 鲁尔区的衰落 环境污染严重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在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像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 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鲁尔区的衰落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20世纪 50至60年代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20世纪 70年代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区域整体规划下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炼钢车间改建成了大剧院。 攀岩训练基地 绿化后的矿渣堆成了鲁尔区的新“地标” 转型再生 鲁尔区的旅游路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