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寓言二则 班级:_____姓名:_____等级:_____ 学习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认识 “寓、则” 等 15 个生字,会写 “亡、牢” 等 12 个字,掌握多音字 “圈” 的不同读音和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亡羊补牢》。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等。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提高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高 通过学习两则寓言,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简单的逻辑思维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进行思考。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寓言故事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美,体会故事中有趣的情节,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初步审美感受。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寓言这一传统文学形式,传承古人的智慧和生活哲理,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课文解读 (一)《亡羊补牢》 1.主要内容:养羊人羊圈破洞丢羊,不听街坊劝告,再次丢羊后才修补羊圈,此后羊未再丢。 2.结构特点:以事情发展为序,清晰呈现丢羊、不听劝、再丢羊、修补羊圈的过程。 3.语言特色:文字通俗易懂,对话生动,如养羊人说的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凸显其心态。 4.主题思想:强调犯错后要接受意见、及时改正,避免持续损失。 (二)《揠苗助长》 1.主要内容:宋国人急于让禾苗长高而拔苗,结果禾苗枯死。 2.结构特点:按事情发展,依次叙述农夫担忧、拔苗、告知家人、禾苗枯死的情节。 3.语言特色:用词精准,“巴望”“筋疲力尽” 等词使人物形象和心理跃然纸上。 4.主题思想:揭示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的道理。 拓展资料 寓言知识科普:介绍寓言是带有劝诫或讽刺意味的小故事,篇幅短小,富含哲理。 更多寓言推荐:分享《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寓言故事,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生活实例引导:列举生活中 “亡羊补牢”(如发现漏水后及时修补水管)和 “揠苗助长”(如过度给植物施肥致枯萎)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道理。 小试牛刀 1.看拼音,写词语。 jīn gǔ pí láo quàn gào diū shī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抽筋(jīn jīng) 疲倦(bí pí) 焦急(jāo jiāo) 喘气(chuǎi chuǎn) 羊圈(juàn quàn) 牢记(láo náo) 3.比一比,再组词。 劝( ) 牢( ) 告( ) 疲( ) 丢( ) 功( ) 家( ) 靠( ) 病( ) 去( ) 4.填一填。 (1)“穷”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反义词是 。 (2)“休”字的读音是 ,结构是 。“休”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歇息;②停止;③副词,不要。 请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序号。 休假( ) 休想( ) 休业( ) 5.根据解释,写出四字词语。 (1)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 (2)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 ) 6.选词填空。 筋疲力尽 没精打采 (1)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 )。 (2)昨天晚上看电视看得太晚了,今天上课我总是( )的。 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3)孩子才4岁,你就要她学这学那,这无疑是( ),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 (4)这次是小测验,没考好没关系,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为时不晚。 7.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扇子 一 大门 一 颜料 一 秋雨 一 钥匙 一 歌曲 一 叶子 一 杨树 8.《亡羊补牢》告诉我们( ) A.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B.错了知道后悔就行,不用付出劳动。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亡羊补牢》讲了从前有个养羊的人,第一次丢羊不听劝告,没有修补羊圈,第二次丢羊才修补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 ,就 。 (2)《揠苗助长》讲的是一位农夫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 ,结果禾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违背事情发展的 ,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