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产业转移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章 第三节 新课导入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前,中国是某品牌鞋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份额超过全球 40%。但到2015年,越南生产份额最大。21 世纪初,美国市场上该品牌 鞋基本都是“中国制造”,如今却更多地看到“越南制造”。 【思考】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品牌鞋生产地的变化 2015年某品牌鞋生产份额比例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01.02.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03.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目录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认识不同区域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规律。(区域认知) 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3.以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为例,归纳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 0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 原生产地 其他地区 实施者是 企业 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 一般为 发达的区域 一般为 欠发达区域 通常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1.概念: 2.方向: 产业转移概况 1 产业 转出区 产业 承接区 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 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实现生产地转移。 ①原产地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获取的利润减少。 ②产品销售市场改变,扩大市场面临障碍。 3.根本原因: 4.目的: 国内产业转移: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5.类型 产业承接区 产业转出区 产业承接区 A国 B国 甲区 乙区 国际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转移 影响因素 2 其他因素 市场因素 政策因素 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 1.如图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之初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 2.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国家或地区变成转出国家或地区? 【思考题】 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目的地的变化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较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其他条件相同)。 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劳动力 转出地 承接地 “中国制造” “越南制造” 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提高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断地向劳动力价格低的地方转移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就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市场变化导致承接地的变化 市场 德国、日本以及韩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 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政策 我国企业去埃塞俄比亚建厂主要受哪些政策因素的影响 【思考题】 埃塞俄比亚位置示意 转出地 间接干预调节市场机制 项目审批 价格管制 紧缩信贷…… 承接地 优惠的土地 税收 区域补贴 改善基础设施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迫使落后产业 向外转移 吸引企业进驻 政策因素在产业转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政策 欧美等国对产自我国的许多工业产品征收关税并采取限量措施,而对来自非洲国家生产的工业产品则免关税且无限量措施。近年来,我国面向欧美的制鞋等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开放和推进工业化政策吸引下,相继来到埃塞俄比亚投资办厂。所建工厂主要分布在亚吉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沿线。 例如,近些年来,受政策因素推动,我国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近百家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开展业务。 1.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