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第一节 地球的公转 导 入 从这个简短的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季变化)日复一日,日有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年复一年,年有春夏秋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演示模拟地球公转,知道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和重要特征,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运用地球仪演示模拟地球公转,说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能通过阅读太阳光照与昼夜长短变化图,说出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从而理解四季更替现象,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运用相关的图文,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理解五带的热量和气候特点。 【学习活动一】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自主学习】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大约为365天。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不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哪个位置,地轴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方 向: 周 期: 旋转中心 自西向东 一年,大约365天。 1.地球歪着身子转 2.地轴倾斜,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公转基本特点 【合作探究】 公转特征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模拟实验:学生六人一组,拿出事先准备好三球仪,说明各部分代表的含义,特别是地球的两极、地轴和赤道的位置。 北极 赤道 南极 地轴 【合作探究】 公转特征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模拟实验:学生六人一组,拿出事先准备好三球仪,说明各部分代表的含义,特别是两极、地轴和赤道的位置。 1.演示时,说出公转的方向、周期,观察地轴的倾斜角度。 66.5° 北极星 自西向东;一年; 地轴北极指向北极星, 且呈66.5°夹角不变。 观察地球在公转时太阳直射点位置 2.利用三球仪观察,在春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做实验边讨论地球仪在四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并把结果写下来。 地球不 同位置 太阳直射点位置(纬线) 夏至 春分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赤道 A B C D 0° 900N 900S 23.5°S 23.5°N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归纳总结】 地球公转时 地轴倾斜 太阳直射点移动 【学习活动二】四季更替 【自主学习】 四季的更替 地球公转产生了春、夏、秋、冬 四季的更替, 太阳升落时间的早晚、 正午时刻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 1.在图中对应的位置写出二分二至日及对应的时间 【合作探究】 四季变化 夏至 6 22 春分 3 21 秋分 9 23 冬至 12 22 A B 生活探究 北 北 2.根据学校冬至、夏至正午旗杆的影子的变化,说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变化。 太阳高度最小 太阳高度最大 影长最长 影长最短 学校冬至正午旗杆的影子 学校夏至正午旗杆的影子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北半球夏至日时最大,冬至日时最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北半球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 回归线之间两次直射阳光直射机会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动画演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生活探究 冬天下午6点放学,天已经很黑了! 是啊,不过夏天 6点时太阳还 挺高呢。 3.根据冬夏季节学校放学早晚的变化,结合动画说出一年中地球上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不同位置 北半球昼夜长短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等长 昼最长夜最短 等长 昼最短夜最长 【归纳总结】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公转不仅产生昼夜长短现象,还形成太阳高度的变化。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北半球昼夜长短 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 月份 春分 3.21 赤道 昼夜等长 春季 秋季 3.4.5 夏至 6.22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夏季 冬季 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