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32494

[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学案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9次 大小:14346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案,八年级,2024,人教,地理,学年
  • cover
[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1.运用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基本信息,并统计信息表。 2.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对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分类、设计图例、绘图。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明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结合相关实例,认识并推介一项古代灌溉工程。 教师多媒体播放《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视频,简单了解并认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能进行初步的思考。 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早灾害频发。面对非早即涝的挑战,我们的祖先不是消极承受,而是主动应对,修建了众多用于灌溉和排涝的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紫鹊界梯田等。这些工程化害为利,保障农业生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任务一:制作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基本信息表 截至2022年,我国已经有30项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认识这些灌溉工程遗产,需要收集它们的名称、所在地区、修建时期等基本信息。 (1)查阅资料,列出我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灌溉工程名单。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查询4--6个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相关资料,填入表1。 表l中国的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 所在地区 建设时期 郑国渠 陕西省咸阳市 约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36年 都江堰 灵渠 通济堰 木兰陂 它山堰 (3)汇总各小组完成的基本信息表。 任务二:制作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空间分布图 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运用地图,能够表达不同类型的灌溉工程遗产的空间分布。 (1)利用基本信息汇总表,按照渠、堰、陂(bei)、灌区、梯田等类型对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归类。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各类灌溉工程的图例,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位置标注在图1的大致位置上。 任务三:说明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古代人民因地制宜修筑的灌溉工程,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说明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按照小组分工,将图1与相关地图比较,在表2相应的位置打“√”。 表2“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工程名称 地势阶梯 干湿地区 内外流区 一级阶梯 二级阶梯 三级阶梯 湿润、半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外流区 内流区 郑国渠 √ √ √ (2)统计表2的结果,设计并绘制统计图,展示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不同地势阶梯、干湿地区、内外流区所占的比例。 任务四:认识并推介一项古代灌溉工程 评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仍在发挥作用的古代灌溉工程,学习古人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查询资料,了解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条件。 (2)选择我国一项古代灌溉工程,查阅资料,参考申遗条件,写一段介绍该工程的短文( 100字左右)。(需要展示信息:自然环境特征,修建时期,主要功能,历史影响。)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1.新疆古老的引水灌溉工程是( ) A.都江堰 B.南水北调 C.坎儿井 D.高架桥 (2024·江苏泰州二模)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灌溉工程遗产。该工程目前仍在使用的蓄水池有400多座,多采用敞口晒水,助力当地成为“青稞之乡”。如图为“西藏萨迦蓄水池景观图”。据此完成2~4题: 2.该灌溉工程所在区域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 A.气候湿热 B.干旱缺水 C.高寒缺氧 D.土壤肥沃 3.该灌溉工程所在区域发展的农业类型为( )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水田农业 D.旱作农业 4.该灌溉工程蓄水池采用敞口晒水,目的是( ) A.增加水量 B.减少蒸发 C.提高水温 D.改善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