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35821

第5章 原子与原子核 分层作业14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2025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题(有解析)

日期:2025-11-1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3401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解析,练习题,同步,第三,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分层作业14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射线电离本领最强的是(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阴极射线 2.关于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B.它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C.它的贯穿本领比β射线弱 D.它对空气的电离作用比α射线强 3.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α、β、γ射线的穿透本领不同.如图为这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比较,图中射线①②③分别是(  ) A.γ、β、α B.β、γ、α C.α、β、γ D.γ、α、β 4.超级毒药———放射性元素钋Po)的半衰期为138天,发生α衰变生成稳定的铅Pb).经过276天,100 g Po已衰变的质量为(  ) A.25 g B.50 g C.75 g D.100 g 5.已知X和Y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2T和T,则相同质量的X和Y经过2T后,剩有的X和Y质量之比为(  ) A.2∶1 B.1∶2 C.1∶4 D.4∶1 6.如图所示,x为未知放射源,它向右方放出射线,p为一张厚度为0.5 mm左右的薄铝箔,铝箔右侧是一真空区域,内有较强磁场,q为荧光屏,h是观察装置.实验时,若将磁场撤去,每分钟观察到荧光屏上的亮点数基本没有变化,再将铝箔移开,则每分钟观察到荧光屏上的亮点数明显增加,则可知放射源x可能为(  ) A.α射线和β射线的混合放射源 B.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 C.β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 D.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 7.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  ) 8.测得某矿石中铀、铅质量之比为1.15∶1,若开始时此矿石中只含有铀238,发生衰变的铀238都变成了铅206,已知铀衰变成铅的半衰期是4.5×109年,求此矿石的年龄.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9.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天然放射性 B.γ射线的实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C.放射性元素形成化合物后,该元素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10.(多选)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β射线、γ射线和α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都是抛物线 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都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11.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0,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为铅.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经过1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 B.经过2个半衰期后,其中铀质量还剩 C.经过3个半衰期后,其中铀的质量还剩 D.经过6个半衰期后,这块矿石中不再含有铀 12.某原子研究实验室发生放射性同位素泄漏事故.已知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天,总放射量为人体最大允许量的8倍,则研究人员至少需等待几天后才能进入该实验室(  ) A.3天 B.6天 C.9天 D.24天 13.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常用到14C断代法,生物体死亡时,14C的摄入停止,体内的14C与原有含量的比值P满足衰变规律P=,其中t的单位为年.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生物样品中P约为0.125,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α射线 B.该古生物的年代距今10 460年 C.伴随着14C衰变过程将向外释放能量 D.具体推测结果还需要考虑该古生物样品的发掘位置的气候、湿度、岩层等的影响 14.某放射性元素经过6天后,只剩下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多少天 为估算某水库的库容,可取一瓶无毒的该放射性元素的水溶液,测得瓶内溶液每分钟衰变8×107次.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