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综合测试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 A.重视选贤任能 B.尊重个性自由 C.强调多元互鉴 D.注重仁义道德 2.佛教传入中国之时,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统治者开展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了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出现这一结局的原因是( ) A.儒学实现突破,彰显文化自信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改变 D.佛教颠覆传统观念,不被社会重视 3.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顶棚特有的一种装饰形式。早期多以藻纹作为装饰,“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隋代纹饰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唐会要》中提到“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明清时期造型多上圆下方,合乎古代宇宙观。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古代藻井装饰的发展( ) A.遵循了较为严格的等级礼制 B.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的穹顶式建筑风格 C.反映了古代大一统宇宙观念 D.体现了中国文化包容性和时代性特点 4.先秦有思想家对“天子”的内涵进行了重新阐释,“天子”由三代礼法秩序规定的制礼作乐的王者的专称,变为每个人都是天之所子;天不是一人之父,而是“众父父”。这一阐释( )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B.导致了礼崩乐坏的结果 C.与孔子的主张高度契合 D.蕴含了一定的人本思想 5.下表为唐宋时期关于“名禁”(人名禁忌的回避现象)的记述。名禁现象( ) 朝代 记述 唐代 “ 蒋严除太仆卿,以父名卿,固辞,改授太子右卫副率 ”“ 冯宿除华州刺史,以父名子华,拜章乞罢,改左散骑常侍兼集贤殿学士 ” 宋代 吕希纯 “ 迁著作郎,以父讳(吕希纯父名 “ 公著 ” )不拜,擢起居舍人 ” A.巩固了理学正统地位 B.体现了趋吉避凶观念 C.凸显了以礼入法理念 D.强化了伦理纲常意识 6.下图是南宋初年宫廷绘画《晋文公复国图》(局部),以连环画形式描绘了重耳(晋文公)流亡至复国的历程。该画( ) A.以写实手法表现宏大事件 B.旨在宣扬政权的正统地位 C.继承魏晋以形传神的风格 D.重塑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7.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晋南、江汉、海岱、环嵩山地区的兽面或神人面均有阔脸、臣形目和蒜头鼻等主体特征。这反映了当时( )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形成了区域文化认同 C.已经出现公共权力 D.早期国家进一步发展 8.隐士即隐居不仕之士,他们往往才华横溢名声在外,却无意仕途。下表为史书中关于隐士的部分史料。综合表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 “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 。 《晋书》卷九四《隐逸传》 永康初,惠帝博求清节俊异之士,太守仇馥荐任旭 …… 旭以朝廷多故,志尚隐遁,辞疾不行。 《宋书》卷九三《陶潜传》 义熙末,征(潜)著作佐郎,不就。 A.隐士具有独立的精神人格 B.隐士崇奉佛道思想 C.社会动荡导致隐士的出现 D.隐士反对君主专制 9.下表中的先秦文献可以用来说明( ) 史料 出处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尚书 · 尧典》 民生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 · 秦爷》 君子以容民畜众 《周易》 君子以振民育德 《易 · 盅》 A.统治者重视百姓监督 B.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 C.天命观发生根本改变 D.儒家仁政思想已深入人心 10.魏晋时期,士人通过文学作品宣扬“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唐代士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