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业 基础达标 一、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类型。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3题。 1.图中甲区域自东向西放牧的牲畜种类不同,主要是受( ) A.降水的影响 B.气温的影响 C.地势的影响 D.技术的影响 2.乙地区的农业类型分布具有( ) A.靠近铁路的特点 B.垂直分布的特点 C.沿河分布的特点 D.类型单一的特点 3.图中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最接近( ) A.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长江干流一线 C.珠江—南岭一线 D.秦岭—淮河线 二、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时事热点 粮食生产 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如图为近年来我国粮食年产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4~5题。 4.近年来我国粮食年产量变化特点是( ) A.稳步增长 B.逐年减少 C.忽多忽少 D.每年都增 5.造成我国粮食年产量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②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③全球变暖 ④人口数量的减少 ⑤病虫害防御措施的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耐盐碱的海水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海水稻培育成功主要得益于( ) A.滴灌、喷灌技术的推广 B.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C.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 D.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7.关心国家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要( ) ①节约粮食,实行光盘行动 ②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走科技兴农路线 ④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能力提升 生活情境 食用油偏好 近年来,随着制油技术的提高,牡丹籽油、稻米油等越来越多种类的高品质食用油出现在餐桌上,如图为中国各地食用油偏好分布图。据此完成8~10题。 8.长江流域偏好的食用油多为( ) A.亚麻籽油 B.菜籽油 C.花生油 D.大豆油 9.下列对我国食用油偏好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偏好棉籽油的地区降水丰富 B.偏好大豆油的地区热量充足 C.偏好花生油的地区地形平坦 D.偏好亚麻籽油的地区土壤肥沃 10.高品质食用油种类越来越多,主要得益于( ) A.科技进步 B.原料丰富 C.劳动力充足 D.市场需求大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沙漠环境里用特殊技术种植的水稻叫沙漠水稻。种植沙漠水稻既可防沙治沙,又可增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材料二 内蒙古奈曼旗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多年干旱,生态恢复较差,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使该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由于有新技术的支撑和上级有关部门给予的物资、资金方面的支持,该地农牧民选择绿色有机水稻的模式,种植沙漠水稻,生产出的有机水稻很受消费者欢迎。 材料三 图1为中国沙漠、沙地分布图,图2为科尔沁沙地水稻田 图片。 图1 图2 (1)描述我国沙漠、沙地的分布特征。 (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分析在内蒙古发展沙漠水稻种植的优势条件。 (3)从生态和社会的角度,说明发展沙漠水稻的积极影响。 (4)请选择1地或4地其中一个,说出该地区是否适宜发展沙漠水稻种植,并分析原因。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业 基础达标 一、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类型。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3题。 1.图中甲区域自东向西放牧的牲畜种类不同,主要是受(A) A.降水的影响 B.气温的影响 C.地势的影响 D.技术的影响 2.乙地区的农业类型分布具有(B) A.靠近铁路的特点 B.垂直分布的特点 C.沿河分布的特点 D.类型单一的特点 3.图中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最接近(D) A.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长江干流一线 C.珠江—南岭一线 D.秦岭—淮河线 二、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