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宋代 邵雍《山村咏怀》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宋代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村落 城市 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时空坐标 1、人类居住形式之变 根本: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出现)。 思考:请说出人类居住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其演进的根本动力? 巢居 半穴居 筑屋定居 穴居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系辞》 一、村落的产生 防御 壕沟 窖穴 (公共 仓库) 住宅 公共 广场 姜寨村落遗址 安全 居住 生存 繁衍 集体 活动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2、村落布局及村落意义 (1)布局: (2)影响: 设施 功能 材料1 中国的原始村落分布地出现在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宗祠是传统村落中住民们精神活动的中心,但在祖先祭祀场所的意义上,宗祠与其他各种规模和形式的祠堂具有同样的功能。 ———摘编自《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对村落的空间构造的影响》 材料2 徽州古村落是指明清时期以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宗族制度为社会基础,以宋明理学为思想基础,在徽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村落。西递和宏村是徽州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村落。 ———《论血缘因素对村落结构的影响》 思考: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概括中国传统村落的特点。 ①中国传统村落往往依水而建。 ②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重视祖先祭祀。 ③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④以农业生产为主(故又称农村)。 ⑤聚居规模较小,并且是内向的,自给自足具有保守性。 中国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华夏第一村” 时 期 距今8000年、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地 点 辽河流域、400-700米的山坡上 村落外围 环绕椭圆形壕沟 房 屋 170余座半穴居成排分布 储 藏 窖穴400余座 墓 葬 墓葬30余座 出土文物 石器、陶器等 知识拓展 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 1、中国传统村落往往依水而建,居民生活依赖自然界 2、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最基层的社区,以居住功能、农业生产为主 3、聚居规模较小,并且是内向的,具有保守性(自给自足) 4、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 5、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6、一般都不经过规划,是自然生长的。 合作探究 中国古代村落的分布有何特点 聚族而居、耕读结合、天人合一、依山傍水、形态各异。 二、集镇的产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手工业、农业分离 商业发展、商人出现 手工业者聚集 古代集镇雏形形成 地域经济中心出现 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材料1 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据张虎林《农村经济学》 集镇 聚落 集市 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2)社会分工、商业发展;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4)军事防御; (5)政府管理需要。 思考:中国古代集镇的出现兴起原因。 时期 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 功能变化 原始社会末期 雏形 宋以前 形成 两宋 发展 元朝 明清 进一步 发展 ①出现工商业者经营和定居的集镇 ②有些集镇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 漕运和海运发达, 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