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蓦有大海船二只,直到广城怀远驿,称系佛朗机国进贡,其船主名加必丹,其人皆高鼻深目,以白布缠头,如回回打扮。 ———胡宪宗《筹海国编》卷一三《经略三兵器》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卡里库特(古里) 马林迪 约在80年前也有一些秦人来到这里,他们披着一头长发,除了嘴边长着一圈胡须外,没有胡子,身穿胸甲,头戴铁盔面甲,手持长矛。 ———邹振环《作为“大航海时代”前奏的郑和下西洋》 十九世纪葡萄牙画家Veloso Salgado笔下,初到印度的达伽马晋见古里王的情景。 一、郑和下西洋 1. 概况 为首的那个人身形高大,气度不凡。他叫_____,小名_____,人称_____。 古里居民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前往麦加(伊斯兰教圣地),郑和虽然年幼就被掳掠至南京,但对于西亚的旅途,仍旧有所了解。尽管史料中对于郑和下西洋前的描述并不算多,但也基本勾勒出其形象———一个相貌堂堂、才思敏捷、功勋卓著的能臣。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郑和 “三宝” “三宝太监” 思考:为何选择郑和担此重任? 一、郑和下西洋 1. 概况 约138米 约25米 郑和宝船 达伽马船舰 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000多人,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的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葡使 80年前他们就已经能有这么先进的技术了吗 他们有多少人,船比我们的大吗? 古里居民 ? 数据来自《明史 郑和传》 规模大 一、郑和下西洋 1. 概况 古里居民 像这样的航行,他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去到了更远的地方。 时间 次数 范围 1405—1433 七次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时间长 范围广 一、郑和下西洋 2. 目的 葡使 那么大规模的船队到来,你们不害怕吗?远渡重洋,也是为了黄金和香料吗? 成祖疑惠帝之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且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 ———摘编自苏明阳《郑和下西洋历史漫谈》 目的:①寻找建文帝 ②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奇珍③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古里居民 ? 一、郑和下西洋 2. 目的 带给四方海外番王和头目的敕书 一、郑和下西洋 2. 目的 带给四方海外番王和头目的敕书 朕奉天命 为天下主 一体上帝之心 施恩报德 天之所覆 地之所载 日月临照霜露 所濡之处 皆欲遂其生业 不至失所 今特遣郑和赍敕 谱谕朕意 尔等袛顺天道 恪遵朕言 循礼安分 勿得违越 不可欺寡 不可凌弱 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摅 诚来朝 咸锡皆赏 故此敕谕 悉使闻知 ———《郑和家世资料》 一、郑和下西洋 3. 影响 江苏南京的浡泥王墓 葡使 如此费劲周折,只是为了宣扬国威,真是毫无意义。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庙 (1)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郑和船队对航经各地洋面的深浅,海洋生物,海底情况和潮汐涨退等进行了精确测量和认真观察,留下了关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多方面的海洋知识,这些都为大航海时代提供了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的宝贵而丰富的资料。 ———邹振环《作为“大航海”时代前奏的郑和下西洋》 (2)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一、郑和下西洋 葡使 现在他们还来吗?如果能与他们做生意,那真是太好了。 古里居民 他们_____再来。 葡萄牙最早有组织的进行海上探险活动,一般都是政府出资,贵族参与,探险伴随着经商……集资入股方式,风险共担、按股分成,这是资本主义经营的基本方式。 ———任世江《郑和下西洋与明中期倭患再认识》 马六甲来了540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