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诗经 ·子衿》) (2)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3) ,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 。(魏学 咿《核舟记》) (4)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咏经典,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从《诗经 ·关雎》的“ ”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心仪配偶的美好形象;从《诗经 ·蒹葭》的“ ”中,我们感受到逆流追寻伊人之路的艰险与漫 长;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 ”中,我们 好像看到世外桃源的老人、孩子生活安乐自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个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内池馆清幽,水木清华,并种竹万竿,竹叶形如“个”字, 故号“个园”。 个园以假山堆叠 出名,园中分峰用石,构成春、夏、秋、冬四季山景,号称“四 季假山”。春景以石林和林间石笋象征春日山林,为园内平添一抹清新柔媚。夏景以湖 石叠成假山,由石梁引出水洞,清幽无比。秋景为十二米高的黄石巨峰,山中石阶 pán xuán 无尽,石室 céng chū bù qióng。夕阳晚照时,漫山红叶绚丽多彩。冬景以宣石叠 成,面北而立,望去仿佛积雪未消。山下地面由白矾石铺成,兼有冰裂纹,令人有身在雪 域之感。xián yóu 个园,穿越四季,怎能不叫人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pán xuán( ) (2)céng chū bù qióng( ) (3)xián yóu(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精致 拍手称快 B. 精巧 叹为观止 C. 精致 叹为观止 D. 精巧 拍手称快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八年级(3)班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5~6题。(4分)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 著——— 《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 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等,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 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 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 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 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 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 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 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5.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概括中国茶文化的特点。(2分) 6.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 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假如有人 要在西湖边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选择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 联。(填序号)(2分) ①从来佳茗似佳人②日高人渴漫思茶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④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 下联: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8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 】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①垂崖,叠石为磴②,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 此始。循磴而东,即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