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1533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课件6.3 :万有引力定律(共1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8197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课件,万有引力
  • cover
课件14张PPT。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作用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胡克、哈雷等: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证明了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其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伽利略: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物体做圆周运动.开普勒: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于磁力的作用.笛卡儿(法): 关于行星运动的各种动力学解释一 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万有引力.swf例题1、两个可以看成质点的物体质量都是1kg,两物体相距1m,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少? 说明:1)通过计算这个力太小,在许多问题的计算中可忽略 2)万有引力常量G的含义: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 3适用范围 1)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两个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3)常见的两个物体间引力不适用思考: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地心上,问它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少?例2:质量为M的均匀实心球体半径为R,球心为O点.在球的右测挖去一个半径为R/2的小球,将该小球置于OO`连线上距O为L的P点,O`为挖去小球后空腔部分的中心,则大球剩余部分对P点小球的引力F为多少?万有引力定律的证明结论: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的证明牛顿认为,既然这个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当然也应该和太阳的质量成正比.因此,如果用m′表示太阳的质量,那么有G是一个常量,对任何行星都是相同的.引力常量的测定1789年,即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以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1731-1810),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引力常量的测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用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更使得万有引力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例如,可以用测定地球表面物体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测定地球的质量.也是这一应用,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问:卡文迪许是如何称出地球质量的?练习: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6.0×1024kg ,地球半径为6370 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 . 求:(1)地球表面一质量为10kg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   (2)地球表面一质量为10kg物体受到的重力?   (3)比较万有引力和重力?星体质量的求解 例1: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用以上各量表示,地球质量为M是多少? g=9.8m/s2 R=6400km G=6.67×10-11N·m2/kg2星体密度的求解例2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用以上各量表示,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练习:地球半径,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试估算地核的平均密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