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62338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学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5310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大气,课件,分层,垂直,组成,1节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人地协调观:大气的组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综合思维:根据日常生活的感受分析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地理实践力:观察天气变化,体验大气组成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一、大气的组成 是一种混合气体,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 (1)干洁空气 ①组成 ②作用 主要成分 作用 氮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是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并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二氧化碳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臭氧 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而穿透大气到达地面的少量紫外线,又具有杀菌的作用 (2)水汽和杂质 成分 分布 影响 水汽 水平方向 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 在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内,水汽可发生固、液、气三态的转化,产生云、雾、雨、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垂直方向 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 杂质 在近地面大气中,陆上多于海上,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 会使大气能见度变差;作为凝结核,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判断正误 (1)大气圈中最多的成分是氧。(×) (2)大气圈中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3)臭氧对人类和动物是无害的。(×) (4)空气中只要有水汽就可以形成降水。(×) (5)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可以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 微思考 大气成分是固定不变的吗? 提示:不是。从地质作用看,原始大气成分和现代大气成分不同;从当前来看,不同的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大气成分的变化;现代生产、生活大量的废气排放,使有害气体增加,加剧大气环境的污染。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2.大气垂直分层 垂直分层 特点 成因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高度随纬度、季节而变化 受地面的影响很大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随着空气的对流运动,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空气盛行水平运动 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天气现象少见 水汽、杂质含量稀少 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有若干电离层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判断正误 (1)对流层是大气层各层中最厚的一层。(×) (2)对流层的厚度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夏季大于冬季。(√) (3)对流层的高度受地面影响很大。(√) (4)对流层的厚度为12千米。(×) 微思考 鲍姆加特纳从39千米高空跳伞,为什么要穿特制的宇航服? 提示:鲍姆加特纳跳伞的高度处于平流层,那里氧气稀薄,气温低。 研习1 利用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解释地理现象 1.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组成 含量 作用 干洁空气 氧气 二者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的99% 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氮气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二氧化碳 含量很少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 含量很少 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还可杀菌治病 水汽 含量很少,因地因时而异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杂质 2.大气主要成分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因果关系 (1)二氧化碳 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升温的同时释放热能→射向地面的热量→保温作用。 (2)臭氧和氧原子 ①高层大气中的O→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升温使大气电离→形成电离层。 ②平流层中的O3→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升温的同时阻挡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