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6236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2节土壤的形成课件+学案

日期:2025-10-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27009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土壤,课件,形成,2节,植被,地球上
    (课件网)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认识自然土壤剖面的特点。 区域认知:能够根据土壤类型分布图,了解不同类型土壤分布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综合思维: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理解各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人地协调观:结合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课前精梳理 自学教材 梳理知识 一、土壤 1.定义:陆地表面具有一定_____,能够生长_____的疏松表层。 2.作用: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_____、养分、_____、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肥力 植物 水分 温度 二、成土因素 1.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定义: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_____。 (2)特点: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会逐渐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3)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_____性质。 风化物 物理和化学 2.气候与土壤 (1)作用: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影响 ①通常情况下,_____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②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_____。 ③_____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温度 减少 降水和风 3.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_____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_____的因素,土壤_____与_____作用密切关联。 4.地形与土壤 (1)地形垂直变化与土壤: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_____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2)不同地形类型条件下的土壤: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_____,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_____,成土母质容易逐渐发育成_____的土壤。 5.时间因素与土壤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_____。 有机质 最活跃 肥力 生物 组成成分 较快 较慢 深厚 成熟   判断正误 (1)土壤的形成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2)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  )   连一连 将土壤形成与对应的自然因素连线。 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生物 土壤形成的决定因素 气候 土壤形成的动力条件     成土母质 土壤发育的进程       地形 土壤发育的程度       时间 × √   微思考 土壤就是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吗? 提示:不是。土壤就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三、土壤剖面 1.含义:土壤剖面,是指从_____垂直向下的土壤_____,包括_____和_____在内。 地面 纵断面 整个土体 母质层 2.土层 名称 形态、特点 有机层 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_____为主 腐殖质层 土壤腐殖质积累,呈灰黑色或_____ 淋溶层 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___,色泽较淡 淀积层 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 母质层 疏松的_____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有机质 黑色 低 风化碎屑   判断正误 (1)任何一种土壤,从表层到成土母质,各层土壤的质地都是一样的。(  ) (2)土壤剖面包括整个土体层。(  )   微思考 就土壤剖面而言,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提示:森林土壤有枯枝落叶层。 × × 课堂强研习 合作学习 精研重难 观察土壤 土壤剖面就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其深度一般是指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一定深度。观测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各土层的发育状况及其排列构造,从而判断土壤的形成与发育过程和土壤肥力。 1.森林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 2.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 观察土壤的形态 (1)颜色:土壤颜色变化可作为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