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6236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章末总结课件+学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8次 大小:18499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总结,章末,土壤,植被,地球上
    (课件网)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章末总结 知识整合构建 综合思维导图 样题全新展示 评价案例研读 情境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 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思考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自然环境条件。 (2)分析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解析:第(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土流失。“小老头树” 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应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答案:(1)年降水量少(小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天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出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气候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以“小老头树”为情境,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三大核心素养,具体质量水平如下: (1)区域认知———水平3 通过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自然环境条件。 (2)综合思维———水平3 从气候、植被生长状况等多个角度分析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人地协调观———水平4 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关键能力重构 助推思维进阶 1.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植被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其中,气候是影响植被分布的重要条件,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1)光照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环境与植被的关系 植被类别 光照要求 分布 喜光植物 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 阳坡、密林上层 喜阴植物 生长需要少量阳光 阴坡、密林下层 (2)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项目 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 热量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从山麓向山顶递减 植被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木—高山草甸—荒漠 (3)水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作用巨大 从沿海到内陆,随着水分条件的变化,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 2.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植物的形态和分布深受环境制约,一定的环境就可能有相应的植物种类分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它们的个体形态、生理机能等方面常具有显著的差别,而且能产生某些适应性现象与其生长的环境条件保持统一,因此,植物对环境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如下表)。 植物 生存环境 个体形态、生理机能的适应性 骆驼刺 内陆干旱沙漠地区 叶子退化为刺,以减少水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