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62751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9次 大小:164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七年级,法治,道德,初中,学年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2.能够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处事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重 点 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教材连线·开卷有益】 知识点一: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 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的处世方法。 的教化思想。 的美学追求。 的生活理念。 知识点二: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1.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 ,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 ,存异则让人们彼此 。和而不同,就是倡导 ,协调不同意见,但不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 ,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 。 2.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 的道理,可以 、感化人,成就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 、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3.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 不但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 ”。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 ,主张将人的 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 。 4.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 ,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 ,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 。 【预习小测·大有裨益】 1.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 (  ) ①处世方法、教化思想  ②美学追求、生活理念  ③经济建设、物质生产  ④国际交往、国际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所谓“人文”,就是将人文饰起来,就是将多重人性美善起来,将多重人伦和美起来,将多重道德美好起来,总结来说就是将人性光明起来。这彰显了人文精神的(  ) A.敬畏生命的理念 B.遵规守纪的要求 C.道德情操的涵养 D.诚实守信的体现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B.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C.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要求我们( ) A.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B.倡导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 C.不为物役,追求和谐统一 D.只关注个人利益,不顾及他人 【主题探究·同道相益】 探究分享1:认识和理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春晚小品《借伞》惊艳走红,以《白蛇传》中“断桥借伞”的经典情节为叙事核心,用故事中的西湖绸伞巧妙串联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将不同剧种的角色和表演风格融入同一故事线,在一连串不期而遇的误会中,为观众送上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福,又通过多剧种轮番登场展现文化多样性。 ①你发现这个小品和其他小品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你喜欢这种表现形式吗?并说明理由。 ②在哪些艺术作品、传统文化中你还见过体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的人文思想的。 善于在差异性中寻求共同性、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同心圆。在寻求一致的同时要承认不同,充分尊重多样性,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独特性。上述观点体现了(  ) ①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 ②对他人要找共同点,不能有不同的观点 ③既找出共同点,又要尊重不同意见 ④求同能让人们彼此尊重和包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探究分享2:认识和理解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白蛇传》传承千年经久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