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 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区域认知:能够辨识给定区域的植被特征,归纳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能够简单分析植被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地理实践力:能够使用地理工具,对植被深入观察,并设计实验。 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植被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理解在保护自然植被中应担当的责任。 课前精梳理 自学教材 梳理知识 预习点1 认识生物圈 1.范围:包括大气圈的_____、岩石圈的上层和_____。 2.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1)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的作用和影响 下层 整个水圈 有机物 太阳能 (2)对地表环境具有调节和稳定的作用:生物圈的_____功能,使地表的平均温度长期保持相对的稳定(地面气温_____ ℃左右)。 原始 迁移 岩石 自我调节 15 预习点2 识别植被类型 1.概述 (1)概念:把覆盖地表的_____称为植被。 植物群落 荒漠 人工 2.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1)森林植被 类型 常见树种 主要特征 主要分布 气候区 景观特征 叶片特征 常绿阔叶林 樟树、椰子树等 一年_____,植物茂密,树冠_____ 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较硬 温暖湿润的热带、_____带气候区 四季常青 浑圆 亚热 类型 常见树种 主要特征 主要分布 气候区 景观特征 叶片特征 落叶阔叶林 桦树、杨树、柳树、榆树、银杏树等 夏季葱绿,冬季_____ 叶片多呈_____,宽而薄 湿润、半湿润的___带气候区 针叶林 云杉、冷杉、落叶松等 叶子呈___状,有角质层 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_____带(亚寒带)气候区 落叶 纸质 温 针 寒温 (2)草原植被 类型 景观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草原 成片的高草中点缀着树木。___季草原葱郁,___季一片凋萎,植被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南北纬10°~20°的热带大陆上,年降水量在_____毫米 温带草原 几乎没有树木,仅有_____层,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夏绿冬枯 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_____毫米 湿 干 500~1 000 草本 400 (3)荒漠植被 类型 景观特征 植被特征 主要目的 主要包括热带、亚热带荒漠、温带荒漠 植物覆盖_____、种类单一的地面景观 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___状或无叶 减少水分_____ 肉质___或叶 贮存_____ 茎叶覆盖_____ 抵抗_____ _____发达 从深层土壤中_____ 稀疏 刺 蒸腾 茎 水分 茸毛 灼热 根系 吸收水分 预习点3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环境影响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森林 草原 荒漠 碱性 酸性 植被类型 阴湿 酸性土壤 碱性土壤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森林植被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_____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形成了以下功能: 功能 阐释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_____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_____。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物质循环 负离子 径流 功能 阐释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_____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_____,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生物多样性 风速 1.判断正误。 (1)荒漠不属于植被类型。( ) (2)植被只能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 ) (3)水热充足的地区,藤本植物、附生植物数量多。( ) (4)常绿阔叶林秋冬季不落叶。( ) (5)草原地区降水较少。( ) (6)降水稀少地区都形成荒漠植被。( ) × × √ × √ × 2.影响植被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为( ) A.地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