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1课时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人地协调观: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地理实践力:探索宇宙环境。 预习点1 宇宙 1.宇宙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天体 (1)含义: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例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2)辨识: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主要天体类型和特征 类型 组成 观察特征 自身特征 恒星 炽热气体 明亮闪烁 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 星云 气体和尘埃物质 呈云雾状 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 岩石等 有明显移动 自己本身不发光,围绕恒星运动,轨道是近圆形 流星体 尘粒和固体块 一闪即逝 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 彗星 彗核:冰物质彗发:气体和尘埃 彗发:云雾状彗尾:扫帚状 体积大,密度很小。绕太阳运行,轨道是扁长的椭圆形 3.天体系统 (1)含义: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层次划分 可观测宇宙 ①地月系:地球与绕其公转的月球,组成地月系。 ②太阳系:太阳、地球以及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等,共同组成太阳系。 ③银河系:太阳系和众多的其他天体系统组成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⑤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作可观测宇宙,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4.人类认识的宇宙 目前天文望远镜的探测距离约为137亿光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观察到的宇宙范围还会不断扩大。 预习点2 地球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物理性质相近: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都是类地行星,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 运动特征 相似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地球本身的条件“适中” 1.判断正误。 (1)地球位于河外星系。(×) (2)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3)可观测宇宙就是宇宙。(×) 2.将天体与对应的类型连线。 月球 行星 地球 卫星 太阳 恒星 答案: 3.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毗邻的行星是( ) A.水星、金星 B.木星、火星 C.水星、木星 D.火星、金星 解析:依据八大行星排列顺序判断。 答案:D 4.列举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 答案:①充足的水分。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③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研习1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的层次和级别 特别提醒 可观测宇宙≠宇宙。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对宇宙会观测得更远,也就是说,可观测宇宙的空间范围取决于科技水平,并非一成不变的。 2.太阳系的主要组成 天体的判断方法 (1)看空间位置: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到地球表面就不是天体了。 (2)看物质形态:看其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雨。 (3)看运转轨道:看其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例如,判断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是否属于天体。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已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据此回答1~2题。 1.“嫦娥五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