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回延安》课时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 “一头扑在亲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的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C. 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D.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下列各组词语填入诗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在亲人———… A. 抱 扑 B. 搂 靠 C. 绕 扎 D. 搂 扑 3.下列诗句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二十里铺(pū)送过柳林铺迎 B. 树梢(shāo)树枝树根根 C. 羊羔(gāo)羔吃奶眼望着妈 D. 脑畔(pàn)上还响着脚步声 4.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燥 诀窍 候鸟 贻笑大方 B. 袒护 掂量 粗犷 消声匿迹 C. 漫骂 矫健 毕竟 安分守己 D. 提纲 松驰 渎职 各行其是 5.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羊肚手巾,一头/扑进亲人/怀。 B.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C.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D.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6.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宝塔山下留脚印 B.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 延河滚滚喊“前进” D.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二、语言表达 7.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修改意见: (2)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修改意见: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下面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8.这节诗采用的是_____的形式,通过对_____的回忆,表达我对延安深厚的情谊。 9.理解下列诗句。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10.“羊羔羔”一词的喻意是什么? 11.“母亲”是指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_____的深厚感情。 12.“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故乡亲人对_____。 13.“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采用_____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母亲之间_____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14.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喊“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15.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A.表示事物 B.表示数量 C.表示情态 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 16.“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