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71359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 教学设计+课件

日期:2025-11-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364321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年级,教学设计,倍的认识,上册,数学,大赛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姬伟伟 课题 倍的认识 课时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倍的认识》提出相关要求:在内容要求上,需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作出解释 ,探索简单规律,形成初步模型意识与应用意识。学业要求层面,要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其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进而形成初步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衔接乘除法知识与后续分数、比等概念。教材以实物图(如萝卜分类计数)为载体,通过圈一圈、比一比等活动,从“几个几”自然过渡到“倍”的概念,将抽象关系直观化;借助线段图等工具,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其编排注重循序渐进,从具体到抽象,既强化几何直观,又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复杂数量关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倍的认识》前,学生已掌握乘除法运算,能理解“几个几”的含义,具备初步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但对抽象数量关系的理解仍需直观支撑。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易将“倍”与加减法的比较混淆,难以区分“求倍数”和“求几倍量”的问题类型,在解决问题时,也存在不会灵活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情况。此外,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活中实际倍数问题的敏感度较低。因此,教学时需借助丰富实例与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强化对两类问题的区分与解决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理解“倍”的含义。3.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己动脑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会“倍”是一种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问题驱动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大家好!我是来自灵宝市第三小学的姬老师,今天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倍的认识。一、引经据典认识“倍”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这个字你们认识吗?对了,这个字读“bei”,中华文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简化,它已经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倍”’。我们通常说的“事半功倍”,用数学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收获是付出的2倍。那到底什么是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兔宝宝的菜园,研究有关倍的知识。师:孩子们快来看看,兔宝宝的萝卜丰收了,有胡萝卜,红萝卜和白萝卜,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我们可以看出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师:你能用这些数字列出算式吗?师:同学们写完了吗?来看看这三个小朋友写出的算式。芳芳:6+2=8根,洋洋:10—6=4根,丹丹:6÷2=3。你知道他们列的算式分别能解决什么问题吗?学情预设:同学们一定想到了吧。6+2=8根可以求出红萝卜和胡萝卜一共有几根?10-6=4根,可以求出白萝卜比红萝卜多几根?那6÷2=3呢?亮亮说6÷2=3,可以求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同学们,他这么说对吗?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吗?我们一起拿出学具摆一摆,看一看。二、集思广益理解“倍”1. 初步建立 “倍”的概念,感知“份”与“倍”的关系。师:你们摆好了吗?我们来看看这个小组的摆法,学情预设:先把2根胡萝卜摆在一起,看作1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